诗歌在盛唐时期大放异彩,从而让诗歌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其实除了盛唐之外,还有中唐时期的诗人,对于诗歌的贡献,应当说也不应该忽略,这一时期比较有名气的诗人譬如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张籍、贾岛等等,同样都是那个时代杰出的诗人,也是留下了很多优美的名名篇佳作。
我比较偏爱张籍,其诗自成一派,北宋时期大文豪王安石就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诗看似寻常,但是却又是别具一格;所以张籍的名气可能不如白居易,但是要论其诗的影响力,并不输于白居易,有一些经典的作品,那也是脍炙人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的水准。
张籍,字文昌,唐朝著名的诗人,公元年生于和州,他的诗清新脱俗,而且师从韩愈,得到了韩愈的真传,以这首《夜到渔家》来说,写得就妙趣横生,同时还有着很强的画面感,所以这首诗看似寻常,但是读来却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写出了新意,也让整首诗有着一种独特的美,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这首诗的开篇先是描写了渔民所居住的地方,以此为切入点,然后层层推进,从而突出了眼前的景色,塑造了渔民的形象,“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渔民的家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紧紧地依靠在岸边,等到涨潮的时候,那河水就要漫过柴门。这两句只不过是信手拈来,看上去着实是很普通,可是却最能够体现诗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所以写得很有趣。
颔联和颈联还是着力于描写眼前的景色,同时也诗人也是把自己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所以这几句更具有生活气息;许多赶路的人都想在这里借宿,可是主人却是迟迟没有归来,让很多人感动有一些失望。竹林的深处有一条小道,两边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那小道也是弯弯曲曲,夜空中有一轮明月,正高高地挂在夜空中,站在这个地方依稀可以看到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尾联还是在写景,并且在全诗中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站在这个地方远远地望去,许多的渔民正在寻找沙岸泊船,然后寻找回家的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春风吹来让人无比的惬意,细微的春风吹拂着他们的蓑衣,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渔民也是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而对于我们这些赶路的人来说,站在这个地方看他们的样子,也好像是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张籍的诗很有特色,而且大多都是就地取材,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不过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去描写最寻常的景色;可能在常人看来,诗人笔下的渔民形象,还有那些风景,无非显得很普通,可是在诗人看来,那些都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首《夜到渔家》写于什么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应该是属于早期的作品,诗人用极为细腻的笔触,从各个方面描写渔民的形象,同时也结合当地的风景,以此来突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所以全诗节奏欢快,并不像其他的诗人那样,过多地表达个人的悲伤,这也正是此诗比较独特的一个地方,不仅写得很有画面感,同时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