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优势 >> 正文 >> 正文

这个曾经的贬谪之地,何以承载禅宗的千年演

来源:风动 时间:2022/11/9

  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禅宗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诸多公案故事、成语典故,甚至民间俗语,都与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在禅宗的历史上,有一座寺院不能不提,这就是光孝寺。这座原名法性寺的寺院,对于佛教在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光孝寺

  而提到这座寺院,我们就无法绕开一位高僧。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人之一;他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

  他,就是禅宗六祖——惠能法师。

惠能法师

  自惠能法师开始,中国的佛教终于在南方大地开始生根结果,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

  对于惠能法师,王维曾在《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

  而谁人能够想到,惠能法师所在的广府地区,曾经竟是一片蛮荒的贬谪之地?

  尽管这里温暖湿润,但是也曾瘴气弥漫,令人望而却步。

  自赵佗在这里开创了南越王国的丰功伟绩之后,这里终于可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流传。然而,即便如此,居于中原的历代王朝及其子民,依旧对这里报有鄙夷的态度。

  在纪录片《广府春秋》第一季《山海之间》中,曾有这样的记录:

当惠能第一次站在五祖弘忍面前,听说他是岭南人士,大师问道“你是岭南人,又是葛獠,如何能够作佛?!”惠能的回答是:“人有南北,佛性哪里会有南北?

五祖送六祖渡江图(局部)

  其实,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却也曾是在自印度远来,就在广州登陆华夏之地的。只是,由于广府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游走在中原文明的边缘,所以广府地区也始终未能被中原重视起来。

  直到惠能法师终于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一首偈子打动了禅宗五祖弘忍,接过了禅宗的衣钵,广府的文化,特别是佛学文化才越发被中原人士重视起来。

  在惠能法师与弘忍法师那段千古流传的问答发生了十多年之后,惠能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样一番极富禅理的话语,打动了在光孝寺开坛讲法的印宗法师,令其亲自为惠能落发。从此,“佛教与儒学的出世与入世不再成为彼此的障碍。”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我们才看到了,佛学与儒学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并结出灿烂文化之花的璀璨中国文化史。

  因此,有专家就曾谈到,“礼仪风俗”这种理念都是儒佛结合的一些的根本的理学家的观念,所以佛教包括禅宗特别提到了禅宗对中国的整个的文化的影响那是非常之大的,甚至于可以这样说,没有佛教的文化的影响,大概也开不出宋代的以后的新的儒家。

  由此,我们得以见证了一个时代,由一位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僧人开启。

  也由此,广府从商品贸易的货物之港,成为了文明相遇与交流的文化之港。从此,山海相连,中国与世界相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