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川藏线自驾游?”春天、夏天、秋天,甚至冬天,G川藏公路这条中国最经典的自驾游路线以“全年无休”的状态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摄影团、骑行者和虔诚的朝圣者。川藏线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沿线拥有无数的高山峡谷,雪峰冰川,森林草甸,湖泊瀑布,还有特色的汉藏文化村落……这些是大多数游客选择自驾游进藏的理由。
如果你继续追问那些越野玩家“走川藏线的原因”,他们很可能会告诉你,是行走过程中觉巴的天险,业拉山的72拐,波密的泥石流,鲁朗的田园,雅鲁藏布江的磅礴和林芝的幽静……它们足以人两眼放光、心动不已、野性绽放;整个川藏线自驾游的过程之美,绝对是不可复制的。行走在这条通往西藏高原的天路上,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川藏南线自驾游进藏路线示意图我们从米堆冰川的所在地启程,继续往波密、林芝方向行进。刚走了一段还算顺利的路,就在古乡湖附近遭遇了泥石流,汹涌的激流卷着碎石挡住了去路,推土机在前方开路,重型铲车扬起巨臂将碎石收入囊中,真希望传说中的“胸口碎大石”的奇迹在这里上演。
每隔大约半小时,道路允许车辆通过时,武警便指挥着五六辆社会车辆依次通过泥石流路段,直到大小石头伴着污浊的水流再次阻塞了路面。排队等待的车主们就在这阻断与清理的循环中与时间赛跑,与泥石流PK。当然也有耐不住性子的车主,没等清理完毕,便铤而走险,但无一例外全都陷车了,趴在泥水里动弹不得。这时当地藏民就会帮着把汽车推出水坑,但每辆车要收费元。
听藏民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时,曾把一千多万立方米的泥沙搬至山外,瞬间形成了一个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的巨型泥石流区域。泥石流淹没了大片农田,导致百余人丧生,不少泥石流还冲进了附近的帕隆藏布江,阻断了河道,形成了一处堰塞湖-——“古乡湖”(藏东南著名淡水湖之一)。这场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起因于西藏察隅和墨脱交界处发生的特大地震。几个小时后,我们的汽车终于获准通过泥石流区域。
西藏林芝的鲁朗山谷地区植被十分茂密,空气湿度较大,负氧离子非常高。所以,我们从高海拔地区初到此地时,甚至有些醉氧,车开起来有些微微发飘。另外,加之鲁朗地区的山地和森林环境酷似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所以这里也有“西藏的阿尔卑斯”的美誉。我们的汽车在鲁朗牧区小镇停了下来。起伏的远山如黛,皑皑雪峰错落其间,山间云雾弥漫,茂密的云杉与松林环绕着金黄色的草甸,溪流蜿蜒,野花遍地,村落星罗棋布,阳光照到屋顶的木板上反射出灰白的光,好一派恬静的自然风光。
我们走进鲁朗小镇的一家饭馆,点了当地的一道名吃。等待的工夫,老板娘也没让我们闲着,一直绘声绘色地讲着“鲁朗石锅鸡”的起源:最早是一位重庆人从墨脱县带来了当地最著名的石锅。墨脱石锅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石锅用整块大石头掏空而成,再凭借人力从墨脱的原始森林中一口口背出来。
重庆人在鲁朗经营砂锅豆腐多年,一天,灵机一动把一只藏鸡放进了墨脱石锅里慢炖,鸡一出锅味道出人意料地鲜美!从此,鲁朗小镇走进了石锅鸡的“炖时代”,大名不胫而走,而我们一路从成都走来,对这只鸡已经垂涎太久。
说话间,老板娘指着柜子上的一口石锅说:“这是从墨脱县买到的老物件,元一个。别看它已经开裂,但是不漏水,好使得很!”我仔细观瞧这口墨脱老石锅,外表滑润,如同墨玉。终于,石锅鸡上桌了,我看了看老板娘手里的结账单,好嘛——这只炖好的石锅鸡元,不是一星半点的贵呀!不过,一辈子能品尝一回正宗的秘制石锅鸡也不是简单的事,它就算是对我们这段苦旅的最佳奖赏方式吧。一块鸡肉入口,感觉十分鲜嫩,富有弹性,汤汁也非常醇厚,汤料中的手掌参、天麻、木耳、松茸据说都来自鲁朗周边的密林中。
海拔米的米拉雪山,位于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山口,是国道上最高的山。在米拉山口,我们停车小憩。灿烂阳光下,头顶上的风马旗迎风飘扬。风动,旗动,心动。回想从成都到拉萨这一路,我们邂逅了太多的风马旗。风马旗是将木板刻印的经咒图像,印于布、麻纱、丝绸或土纸上的彩色风幡,风的吹动旗子象征着把人间的愿望传到神灵那里,风马旗是沟通凡世与灵界的桥梁,是连接人间与天堂的秘密通道。
这一路,我们也遇见了一批又一批磕着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民,他们以虔诚的信仰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踏上救赎的征途,他们离开了亲人、故乡,遗忘了时间,唯有心中不灭的信念。这不禁令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信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再次启程时,我们开始步入心中的圣地——拉萨。打开车里的音响,传出郑钧那粗犷浑厚的歌声“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我们也随之放声歌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