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在苏北丰县老家,三九天里赏腊梅

来源:风动 时间:2023/4/3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http://m.39.net/pf/a_6698604.html

图文:程守忠

学校到小区,不足一公里,上下班,可骑电车、单车;徒步,闲庭信步;可走大街,观店铺林立,摩肩接踵;亦可穿行僻巷、田间,享受甜蜜孤独,恍如潜入桃花源的渔人。

年岁尾,下了一场可有可无的小雪,残雪还没有盖严地皮,大部分就踪迹全无了,唯有背阴处、罅隙中,藏有一线雪色。寒潮接踵而至,瞬间达零下九度。

苏北徐州丰县老家,可谓风水宝地。刘邦、张道陵、“丰沛收,养九州”自不必说,就是最冷的腊月,低于零下十度的天气也很罕见,夜晚结了一层薄冰,午间就消融了。

怎么能持久呢?丰县处在华北平原的南端,江淮平原的北部,向北有巍峨的太行山阻挡冷空气长驱直入,就算大雪纷纷扬扬,也只能下很短的时间,“大如席”的雪花才化好妆,已经鸣金收兵了。

一尺深的大雪,已经让我们欣喜若狂了;向南不远,就是淮河,一月份的0度等温线,就以秦岭—淮河为界,想冷,能冷到哪去!

数九才开始,居然来了一个下马威,而且接着持续低温,不仅有些皱眉了。

早晨步行去学校,就笼着手、缩着脖子、拉起帽子,但鼻尖有点刺痛,眼睛却闲不住。

学校南墙外,住着几家农户,二层小楼与平房错落有致,而小径之南,为原来老花厂的后墙,斑驳陆离,颇为沧桑。走在其中,恍如进入时光胡同,任高天流云,世事变迁,而此处静谧依旧。

一条水泥小径,把农户大门外到围墙的空间进行了功能分区。

挨着墙,有两庹宽的土地,农家就见缝插针,种菜植树,萝卜、白菜、香菜、鸡毛菜、葱、干了藤叶的黄瓜架、豆角架,或不动声色,葱绿随心;或枯叶瑟瑟,伴奏着鸟鸣,自有一番情趣,可微笑,可轻叹,可低吟,可发呆……

靠着农户的一侧,大都是随心所欲的小花园,散养着花卉草木,随着节气绽放、凋落,似乎从来都是无人问津。

朱红的大铁门紧闭的时候多,矮黑的小木门就是开着,也是上了岁数的老人,蹒跚出入,偶尔可见较为年轻的父母拉着不情愿走动的孩子,登上封闭式的电动车,开往镇中心小学。

寒风里,一株腊梅闯入我的眼帘。

这株腊梅,凛凛一丛,蓓蕾满枝,三五个明黄剔透的花盏,朵朵向下,令人不禁激赏郑板桥的妙语: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看此间,长在墙角边的腊梅,应该有几年了,我多次经过此处,居然没有发现。一时间,六祖慧能的妙语鲜活起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王阳明的格言在花朵上跳跃: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梅韵瞬间在汹涌: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唯有腊梅破,凌雪独自开。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冬雪纷纷若坠云,山江隐隐正昏沉。疏林冻水熬寒月,唯见一株在唤春……

腊梅的“腊”字,和蜂蜡的“蜡”同音,蜂蜡俗称黄蜡,腊梅开黄花,原名黄梅。古籍《礼记》云: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含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蜡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为腊,因而蜡月和蜡梅的蜡字,可和“腊”通用。

腊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花木,原产于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功山一带,至今秦岭、湖北还有野生腊梅。说来有趣,腊梅并不属于梅类,它属于腊梅科蜡梅属植物,而梅类属于蔷薇科植物。

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因花伴冬天,故又名冬梅。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它为百花之先,金黄剔透,迎霜傲雪,艳而不俗,正象征着中国民族在强权面前永不屈服的的秉性。凶顽残暴的小日本侵华不可一世,最终还是在我们民族的汪洋大海中溺水,败回小岛;霸气侧漏的美利坚如何,在朝鲜和越南,他们已经领略了我们的铁拳和气概,而今又搞什么经济、技术封锁打压,还不是一败涂地,跌落神坛。

就是很冷,我还是拿出手机拍了腊梅,并写文字发在朋友圈中:早起较冷,有点伸不出手,就笼起来,活动眼睛。腊梅绽放,徐徐而来;田间有树,树上有鸟,天空有月……

读书就有这么一点好处:它能让生活中一件看上去非常平庸的事情变得不平庸,让一件非常灰暗的事情变得富有光亮,也能将一件令你感到非常尴尬的事情,在瞬间转化成一个很有境界的事情。

昨天,本校历史教师、诗人包颖老师,看到我拍发在朋友圈的腊梅,于是写了以下文字和诗行:看了程老师拍的腊梅花,于是成之。

冬至日寻腊梅

一抹黄云满庭树

幽香淡淡影疏疏

一首梅诗千古颂

最是鹤妻孤山庐

我接着写道:

试接为涂鸦之作

书香腊梅更添胜

信手拈来诗更新

墨韵数九天气好

劳于书卷逸于文

今早来校,再见腊梅,已开数朵,美哉!

腊八再拍再写:去学校的小径旁,有一株腊梅,数九开始便蓓蕾初见。天气愈加寒冷,开放的花朵愈加增多,幽香愈盛。

腊八之后,腊梅花更加鹅黄剔透,满树笑语。有诗为证:

墙角一树梅,腊八开鹅黄。

不肯争白雪,孤艳吐幽香。

汪曾祺先生在文章《岁朝清供》中写道:插枝梅花便过年。此句乐观洒脱的妙语,来自清代金农的《岁朝图》: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一枝梅花,正要放在几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过了腊八就是年!岁月不老,更添喜气,即便岁寒,也有腊梅开于眼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