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课程是根据闲者知无涯老师在“吴语东流”个人号上的音频课程整理而成,文字底稿由群主提供。
本课文字校对由群主组织群友贤墨倾情参与。
憨山德清大师上一课,我们讲——《大藏经》是“法”在人间的实体,它的存在,要求形式与内容统一!《大藏经》做成梵夹的形式,是为了让僧人们供奉;它的内容是佛法,是供僧人们阅读——形式与内容必须同时存在!
创刻一套方册的《大藏经》,把礼拜用的梵夹形式,换成日常阅读的方册形式,受到了当时保守派僧人强烈地反对!中国人反对新事物的理由,第一顶大帽子,都是——文化传统!对吧……给你扣上反传统的帽子。
保守派认为——佛家传统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几个世纪的梵夹装都是供奉用的,现在改成当前市面上流通那些俗书的形式,对吧……印小说、印像卷、印文集的这种方册形式,像俗世书一样去发行《大藏经》,这叫什么?这叫“三俗”!用佛教的话说,这叫“类俗谛”!就是……你好像俗世那个“俗谛”一样——这本儿书本来是“真谛”,你去“类俗谛”……这种形式是对法宝《大藏经》的不尊重和不敬。
大家不要以为保守派啊……是少数!保守派从来都是多数!革命派是少数。当这个帽子扣到了反传统和对《大藏经》不敬这个点上……这叫什么?这就已经到了这个“階極晸譩識为纲”的地步了啊!“方册本大藏经”能否印行?就演变成了一个佛教界“大是”、“大非”的问题!那就不是一本儿书的问题了……印一本儿书的问题了。
什么事情只要上升到譩識型泰,它就是大问题!而且,这个譩識型泰是宗教领域的譩識型泰!当教界大部分人都反对的时候,怎么解决?只能是宗教領綉出面来解决!
明朝末年,中国佛教界的宗教領綉有四个,叫“明末四大高僧”——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对吧!明末四大高僧,就是当时中国的四大佛教領綉。他们之中有两个站了出来,成为了这一次“方册嘉兴藏”刻藏运动的領綉。就是……如果没有两位佛教領綉站出来挡住教界啊,这个事儿就干不下去了。
其中的一个,就是《嘉兴藏》的发起者——紫柏真可……阁椧和尚紫柏真可;另一个,是《嘉兴藏》积极的拥护者——憨山德清。正是这两位宗教領綉的中流砥柱,抵住了来自佛教界内部的种种非难!而且他俩写了非常感人的文章。
德清在“刻藏缘起”一书里,收有他的“缘起文”。他是这么说的……而且说得很好听!很美……他这一段啊——吾佛圣人之说法……随机施设方便法门……弘法者……或以边地语说四谛,或以随俗语说四谛。或现己身,或现他身……种种行为皆菩萨道……法本无住,遇缘即宗,至若水流风动,尽演圆音;乌噪狷呤,皆谈不二。翠竹真如,黄花般若。斯又岂区区华梵可分,纸长短可较哉”。呐,这段话很美,其实一翻译就难……难,难听了啊……这段话本身的意思其实是很,很美的!
文献资料-方册大藏流支必普“吾佛圣人说法”——圣人说的佛法,是随机设施的方便法门,就是……怎么方便你理解,怎么随机设施说的。
“弘法者……或以边地语说四谛”就是……嗯,佛陀,摩竭陀语讲的佛法四谛!对吧……就是边地语,少数民族的语言……很远的偏僻语言,你都没听说过,一样可以说“四谛”。
“或以随俗语说四谛”就是——用日常市井的“大爷、大妈……”这种随俗语去给你说“四谛”。
“或现己身,或现他身”就是——或者是佛的本相,或者随身幻化一个其它相。而这“种种行为”呢……“皆菩萨道”。
“法本无住,遇缘即宗”——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八宗,那都是“遇缘即宗”,这是个“缘”就有这个“宗”。
“水流风动,尽演圆音”……对吧!这就是禅宗那套思路啊……“水流”、“风动”,讲的都是一个真理!对吧……
“乌噪狷呤,皆谈不二。翠竹真如,黄花般若”……这都是禅宗里著名的典故啊!这了解“禅宗史”的就知道——这都是“禅宗史”里非常有名……他举的这几个,都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典故!像什么“水流”、“风动”……所谓“风动”,就是——风动、幡动、你的心动……他这每一个词,就是一个典故!
他举了这些典故之后呢,说——“又岂区区华梵可分”!呐,这就是我们在“(佛教)通史”里讲过的——为什么要学梵语?没有意义和必要!以前的高僧就指出来了——讲“四谛”跟“华语”、“梵语”没有什么区别!既然用什么语言都没区别,那“纸长短可较哉”——啊,就是这个纸的长短、这书的形式……啊就有……就有什么……嗯,这个……这个区分吗?对吧!
“什么语言弘法”都次要了!什么纸的长短、书的形式……来论什么“真俗二谛”?可笑!对吧!这个上来就点明了——释迦说法,那都是随机设施。
德清大师说完这一段很优美的话中,继续说——世尊说……欲令一切众生,如我等无异……弘法者……顺其欲投其所好……方能达……无不信乐欢喜者。就是说——你要象世尊说的,让自己跟一切众生一样,“顺其欲投其所好”,让他去理解……“无不信乐欢喜”。
所以,雕造这套方册本的《嘉兴藏》,德清大师给了一个终极评语,说……就刻这套“大藏”啊,说——人人因之而见佛,物物以之而明心……随顺方便之最上第一义谛大威德法门也。那这事儿就……一下儿就给盖章啦!我们说——中国佛教,就四大领袖,那德清就排前头的!一下儿就把这章给盖了!
“人人因之而见佛”……因为这套《嘉兴藏》刻好了,人人可以见佛!
“物物以之而明心”——明心就见性!对吧……见佛见性。
“随顺方便……即为第一义谛”……这是什么?这是“大威德法门”!
关于佛教界认为——把梵夹改成方册,“减敬”!就是——减少了敬畏之心,不敬了!德清说——不存在!不存在什么“减敬”!为什么?佛法“湛然常住”,“不增不减”!就是……什么叫大师?什么叫宗师?一句话八个字就给你打回去!什么就“印成方册就减敬”了?佛法“湛然常住”,“不增不减”!言下之意就是——佛法,那是常住,不增不减!你觉得方册本“减敬”了,那是你的问题!那不是佛法的问题,那不是佛经的问题,那不是印刷成什么形式的问题……是你心的问题!
所以,“方册减敬”之说,纯属无稽之谈。那,德清这个回复就很有力啦!对吧!宗教領綉……“佛协会长”都说这话了,你谁还敢说“方册减敬”?
这四大領綉在憨山德清发话之后,另一位領綉——紫柏真可,针对“易梵夹为方册则不尊重”的说法,又提出了更加尖锐的批评!
这个紫柏真可啊,跟德清不一样!德清还是一个那个……涵养很好的那个高僧!紫柏真可虽然是四大領綉,但他的脾气很暴烈!他是一阁椧和尚,他的脾气很暴烈!他这个……就是——爱恨非常鲜明!所以他所有的观点啊……都是那个说得比较戳人。他的观点可以说——完全是唯物主义的和实用主义的!
紫柏真可说——金玉虽尊重,而不可以资生,米麦不尊重,然可以养生。梵夹虽尊重,若不解其意,尊之何益?方册虽不尊重,以价轻易造,流之必普。
嗯……这段其实不用解释啊!他这话说得就……就很,很直白!那个金玉很尊重,你能拿它当饭吃吗?你咬块儿金子,咬块儿和田玉?那,米麦那个东西,是不尊重……挺便宜,块把毛儿一斤的……但是,你吃了可以养生啊……对吧?梵夹,它是尊重,但是你不解其意,你要这个尊重干什么呢?对吧……“不解其意……尊之何益”!啊,这话说得就很客……很客,很不客气了啊!方册是不尊重,对!我也承认它不尊重,那怎么啦?但是造价便宜,“流之必普”啊!就,必然流行啊!
真可大师高度评价“方册大藏经”……这个想法!他认为——把《大藏经》从佛教的庙堂流入民间,它的效用才胜以往的……“殊胜万万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