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碑,坐落于河北省正定县解放街西侧,乃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别名封冻碑、风动碑,通高约6米、宽2.5米、厚0.48米,碑身保存完整,近三分之一的字迹剥落,碑首为半圆形,立于唐永泰二年(年)七月一日。
大唐风动碑是怎样的一块石碑呢?它都记载了哪方面的内容?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这座巍峨的石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碑上雕刻的六龙相交,象征着皇家的尊严与权威,彰显着大唐帝国的强盛与昌盛。
正面笏板形的碑额上,阴刻着“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这12个庄重而肃穆的篆字,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而碑身正面的楷书,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古代书法的魅力,29行满行55字,共计字,现存字,这些文字如同历史的烙印,深深地镌刻在了这块石碑之上。
然而,这座石碑也曾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摧残。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文物,现在它被保护性封存,我们只能看到其上部。尽管如此,它依然散发着历史的韵味,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和研究。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乃唐代河北地区政治、军事等领域之重要历史见证,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此碑为我们揭示了唐代社会之风貌,深化了对唐代历史与文化之理解。碑文不仅颂扬清河郡王之功绩,亦赞美和回顾了那个时代之辉煌。其书法沉静有力,既显苍劲醇厚,又具潇洒清逸之神韵,颇似李邕yōng之笔意,堪称书法之精品。年6月25日,风动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至名归。
那么这块石碑为什么叫“风动碑”呢?是当有风吹来这块石碑会转动吗?
经过一些民间研究者的推测,风动碑的名称可能源于风动书院。年,在常山影剧院进行下水道维修时,于碑的东南角发现了一块清乾隆二十九年(年)的《始建风动书院记》石碑。通过对照清代正定的《县志》与《府志》,可以确认是风动书院因风动碑而得名。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碑名更可能是“封冻碑”。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在冬季滹沱河水封冻时,通过冰面将巨石拖运至此,故得名“封冻”,意在纪念这一事件。另一种说法是,安史之乱后,李宝臣割据一方,实施“封征不赋”政策,使当地百姓免受苛税之苦。百姓们希望这种免税政策能够永远“封冻”,因此将此碑命名为“封冻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