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置身于唐山市乐亭县,扑面而来更多的是文明之风,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温馨氛围。
从获批第一届省级文明县城,到在年省级文明县城复查中保留这一荣誉,这座历史文化厚重的滨海小城,正在文明新风的劲吹下发生着美丽嬗变。
城市管理练“绣花功”县城更加宜居
“门口的地摊没了,早上吵不醒,还能在门口锻炼锻炼身子。”家住县城中心宝丰街旁的杨小光开心地说,过去地摊摆在家门口,环境杂乱、欺街占道带来许多不便。
门店外溢、摊贩流动,对于这样的不文明现象,乐亭县“疏、堵”结合:在不影响环境卫生、不影响交通秩序、不放松执法监管的基础上,对占道摊点、店外经营等行为适当放宽管理限制。
让地摊摆出来,把管理揉进去。乐亭县通过精细化管理,既让城市有了“文明风”,又增添了“烟火气”。
民生工程“通民心”城市增加好风景
“一条大道接南北,一年四季景不同。车流穿梭光溢彩,城市通衢畅民心。”退休职工朱士军喜欢航拍,抓取县城发展大道四季美景后,在朋友圈以诗配图直抒胸臆。
朱士军诗中所说是乐亭县发展大路南延工程。年以来,该县先后投资10亿元打通了7条骨干道路,实施了环城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在乐亭县逐渐完善的路网中,星罗点缀着一座座美观时尚、干净整洁的“小厕所”。而这些“小厕所”却体现出了“大文明”。
“公园里的厕所看不到一点污渍,跟家里的一样干净。”经常在文园健身的刘淑兰感叹道。
乐亭县给“厕所革命”注入了提高城市品质形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新内涵。年以来,该县在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新建改建公厕46座,并引入了钢结构、3D打印等新技术新材料,使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将文明注入实践打造“志愿之城”
“有困难找春雨志愿服务队。”这句话早已成为乐亭县曙光社区居民们的口头禅。维修电路、更换电表、疏通下水道……这些生活中的烦心事,只要有居民求助,服务队就会有人上门帮忙。
“街坊邻居有困难,搭把手不算啥!”春雨志愿服务队队长薛兵常常这样说。
在乐亭县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不只有润百姓心田的“春雨”,还有“红领巾”和“夕阳红”。这其中,由60多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夕阳红”文明巡查团,主动担当城市管理的“啄木鸟”,成为创城工作的监督员。
在这些志愿群体的带动下,乐亭群众纷纷投身到志愿服务中,以不同形式为这个城市及他人贡献一份爱心。目前,该县已登记志愿服务组织个,注册志愿者15.2万人,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中坚力量,展现出“大爱盈城”的新气象。(王育民张景会)
来源:学习强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