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千年隐显安期生》8月4日发表后,一位读者提问:老师好!阳明先生有心外无物的说法,很多人的解释都似是而非,我理解不了,请教您:心外无物,是不是与六祖所说的“非风动也非幡动,仁者心动”一个意思?六祖的机锋可否用“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来作注解?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不是研究心学、禅宗及《六祖坛经》的专家,只是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只能试做探讨性的回答,供提问的朋友参考,也就教于行家。关于“心外无物”,先不谈与六祖言论有何关系,讲一个王阳明《传习录》中著名的故事,可作为“心外无物”的注解。原文如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先来分析王阳明这位朋友的提问。他问王阳明:按照您的说法,天下无心外之物,但您看这棵花树,它在深山里自开自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我来它也开,不来它也落啊。我认为,提问者是片面理解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物”不等同于“天下无心外之物”。当我们的心处于静止状态,未受外界信息扰动时,就是心体的本然状态,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中”,此时,心中无物。当我们的心与外界事物发生接触时,心中就有了外物的映像,并与之发生混化,此时,心中有物,且物在心中,因为此时之物已被我们的心(意识)打上烙印,成为与其初始状态不同的物。儒家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所谓万物皆备于我,不是说万物都归我所有,而是万物的信息都被我的心感知并与我的心混化!这个道理,与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坍缩很相像。所谓波函数坍缩,通俗地说,就是人类的观察会引起量子态的改变。接下来看王阳明的回答。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阳明先生的回答,第一句说的是心中无物的状态。心是心,物是物,互不相干。此时心是沉寂的,物也未被心(意识)施加影响——未被“人化”,呈自然状态,或者说沉寂。第二句是说物在心中的状态。心投射于花树,花树因这个投射而改变,“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是因为,花树的信息被我们的心(意识)捕捉到,与心发生了混化,花树从此不同。但心(意识)对物的影响,与“万法唯识”不是一回事。人的意识对人为事物的影响是巨大的,事实上,所有人为事物,都是意识直接或间接的产物。但不能由此推论,宇宙万物都是人的意识生成的。宇宙形成是亿年之前的事,地球形成是46亿年之前的事,而人的出现大约只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人类出现以前,宇宙是自然的宇宙。人类出现以后,因为人类意识的出现,宇宙就成了人化的宇宙。世界从此不同。但宇宙万物山河大地不是由人的意识幻化出来的,是持续了一百多亿年的客观存在。只不过,在没有人类意识的漫长岁月里,宇宙处于沉寂(自然)状态。刚才说到,人的意识,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人为事物,比如桌椅板凳、高楼大厦等。但人类意识包括其间接能力,对于山河大地这样的超大尺度的自然事物影响是有限的。不过,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意识间接改变地球的破坏力已经具备——比如核武器,已经可以毁掉地球若干次。说到这里,可以聊聊六祖慧能的那个公案。慧能辞别五祖弘忍,在深山丛林中隐居十五年后,来到广州法性寺,正赶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讲经间歇,两位僧人以寺院广场上飘扬的经幡为题辩论佛法,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在场旁听的慧能站起来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出山,语惊四座。慧能大师的话,与王阳明心外无物的理论有相通处,但似乎又有不同。二者都是说的心(意识)的作用。对六祖慧能的“心动”可以有多种具体解释,但说到底还是讲心本体及其作用——知。慧能可能是说,两位辩论的僧人看到的幡动或者风动,其实是心体的本然状态被外界事物扰动。如果僧人的心如如不动,就不会在意风动或是幡动这样的现象。在这一点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与六祖慧能的心动说可能是一样的。慧能也可能是说,风动幡动并不是真实存在,是被人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假象,两人争论不休,是被假象迷惑。这就是万法唯识的概念了。从时间上说,慧能比玄奘法师晚出生36年,慧能跟着五祖弘忍学禅时,玄奘法师的唯识理论应该已经在佛界传播。但禅宗与唯识宗主张不同,慧能会不会一出山就宣扬唯识宗的观念?存疑。如果六祖慧能在法性寺广场上说的确实是一切唯心造之意,依我的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与此应该是有所不同的。至于“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说的是不动心的境界,既可能是寂然不动的本体,也可能是“发而皆中节”的知用与动用——对外界事物能够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心虽有动而看上去无动。通俗说,就是意识的稳定性极高,可以不为外部环境所动。这与六祖所说的“仁者心动”是很接近的。因读者一个提问而敷衍出一篇文章,大概是得益于休假的有闲。谢谢这位读者朋友,也感谢日照的大海、蓝天、名山、胜景。包月阳的清水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