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介绍 >> 正文 >> 正文

散文守望心灵圣洁的高地

来源:风动 时间:2023/10/8

今朝雨雾迷茫,心境亦难沉静。稍得片刻清闲,或想去赏乐、品茶,亦或想去放牧心灵,看那十里荷花。雨雾中,拂着春风,飘着细雨,天地间溢满阵阵荷香。听,那采莲女立身蚱蜢舟,穿行莲叶间,吟唱着歌谣。其间,有桨片划水的声响,扁舟移动的身影,动听,轻灵;皎皎的荷叶上,聚集几滴露珠,那么纯洁,犹如珍珠一般晶莹剔透,是那里传来几声钟声,我不是修行者,但对佛学甚感兴趣。

曾经记得那次到岳麓山旅游,遇见过一位得道禅师,我向他询问心静之法,禅师为我讲了一个故事:

在《景德传灯录》里记载,六祖慧能在南方避难很多年后,有一天来到南海法寺,晚上就在走廊上打地铺,突然吹来阵阵夜风,把寺庙的刹幡吹得呲喇喇的响,有两名和尚看见了就争论起来。

一说是风动,另一个说是幡动。争了半天没有结果,六祖看他俩争得满头大汗,就说道:“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寺里的方丈印宗法师听风了,大吃一惊,请他到方丈室,问取风幡之意,知道慧能是非常之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六祖在眼前,立执弟子之礼,请受禅宴。

故事听完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自然中我们用眼看,只能看到幡动,而用身体发肤去感觉,就会感知是风在动才有幡动。其两者都并非自然,风动、幡动都来自我们心。如果我们心持清静,便能静洁一切,万物清明。

由于对佛的痴心,我曾冒着家人的斥责,到长沙岳麓山中住了一段日子。在寺院中,听古刹里细叶滑落的声音,感受禅与鸟儿相互吟唱的乐曲,更有那潺潺流水相伴。在佛的照耀和佛香的熏陶下,心中和身上每一处细胞都得到清明的熏染,犹如刚刚淋浴华清池,身上裹着沙衣。让微风细雨滋润每一处肌肤,用眼的余光去感受心灵的超脱,和大自然进行细微的交流,来净洁自身。“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尽是清净。”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僧鞋情有独钟。于是我就去询问禅宗,为什么僧鞋要破六个洞,他说“僧鞋破六个洞是要让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谦诚有礼,看得破是要破眼耳鼻舌意六根,是要看破色声香味独六尘,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勘破贪嗔痴慢疑邪见六大烦恼。其实就是时刻警示自己的那颗浮华的躁心,时该保持清静。

于是我再禅师问道:“以木鱼为法器,是因鱼永远不闭眼睛,昼夜常醒。刻木为鱼,用做法器,是为了警醒昏惰的人,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行于道,昼夜常醒,这也是为了警示自心?”禅师笑了……

一只木鱼启发我们,修行没有止境,心灵的磨洗也不能停歇,应该时时刻刻,拂扫心灵的尘埃,守望心灵圣洁的高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