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介绍 >> 正文 >> 正文

五河县大新镇毛滩集之前世今生

来源:风动 时间:2023/10/12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037.html
《光绪重修五河县志》关于毛滩集部分资

五河县大新镇有毛滩村,该村原先紧靠淮河北岸,为明清淮河下游著名的古市集,称毛滩集,每日逢集,十分繁华。其对面为凤阳县之老鹳集,有官渡连接两岸,地理位置重要。

清代五河县秀才沈化南有《毛滩夜泊》诗,记载其由水路返回县城途中,逆风不得前行之愁苦。此证毛滩古集市紧邻淮河岸边。

毛滩是五河县境内淮河岸边非常宽广的滩涂,千百年来,由于淮水弯转冲刷、泥沙淤积而形成。土地平旷,水患频仍,无林木巨树,多生茅草,故名毛滩。旧志亦有“茅滩集”一说,当为佐证耳。

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毛滩集被完全冲毁,集市遂搬迁至西南方向地势较高的大新庄,改名“大新集”,进而发展成为今天的大新镇镇区。

笔者多年前曾实地查访毛滩集旧址,往昔之街市繁华皆荡然无存。惟见阡陌平畴,一望无垠,果蔬盈田,嘉禾竞秀。旧志载此地“人皆质朴”,大新西瓜多产出于毛滩,声名在外,大新冰糖葫芦卖遍全国,足见其民之诚信质朴,盖由来已久矣。

附《光绪重修五河县志》关于毛滩集、沈化南部分资料:

淮河:(十八里洲)又东五里至毛滩集,南岸为临淮之老鹳集,中设官渡,以济行人。地为市墟,人皆质朴,不若临淮集之嚣杂也。

茅滩集,在县治南五十里,每日逢集。

沈化南,号少村,庠生,淡于进取,惟教读以糊口。与王问山相友善,同馆于诗礼街,两塾书声相应,相间不过数武,虽互相钦慕,而均无介绍以导之相见也,沈乃寄王以诗云:清操绝俗久闻名,咫尺相违倍有情。君自避人侬避世,饶他风月一簾清。遂往来唱和无虚日。其诗每立就而亦不留稿,以是故散佚无传。有记其《毛滩夜泊》一首云:长淮镇日泊孤舟,环坐愁生骂石尤。不是长吟偏抱膝,原非瞌睡尽垂头。浪花卷起晴疑雨,山月凉生夏亦秋。翻忆迎门小儿女,不知风动未曾休。

注:石尤: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见元伊世珍《琅嬛记》引《江湖纪闻》。后因此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

武:量词,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泛指脚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