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医学中的内风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来源:风动 时间:2023/10/23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www.kstejiao.com/m/
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脏的关系密切,所以又称其为“肝风内动”或“肝风”。一,《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凡由于阳热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亢逆而动,出现动摇,抽搐,震颤等病理反应时,则即是“风气内动”病变的具体表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这些症状的产生,多与肝阳易亢易动,以及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等功能失调有关,所以风气内动,其实就是肝风内动。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二,肝风内动又有虚实之分,一般可见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肝阳化风,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热极而生风;阴亏或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类型。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是指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属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多由于外感温热病邪,热势炽盛煎灼津血,累及筋脉而形成,一般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高热极期。临床表现为:痉厥,抽搐,鼻翼煽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并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热极生风病变,在未转入虚脱(休克或衰竭)之前,一般多属实证。2,肝阳化风是指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浮阳不潜,阴不制阳,导致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的一种病理变化。多由于情志内伤,或操劳过度,久则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所致。表现为: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体震颤,眩晕欲仆,或发作口眼歪斜,或发为半身不随;盛则血随气逆而发作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3,阴虚风动是指由于机体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而变生内风的病理变化。此属虚风内动。多因为热病后期,煎灼津液,阴液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所致。表现为:痉挛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之症,并常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低热颧赤等虚热内生之候。4,血虚生风是指由于血液虚亏,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不能荣络,所产生的虚风内动病理变化。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暗耗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血虚生风。正如《通俗伤寒论》说:“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瘈疭,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温热病末期多见此证者,以热伤血液故也。”表现为:肢体肉瞤,手足拘挛,伸缩不能,伴见眩晕眼黑,唇淡面白等血虚症状。5,血燥生风是指由于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筋脉气血失于和调的病理变化。多由于久病伤阴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或温热病邪,耗伤津液阴血所致。表现为: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病理表现。总之,内风为内生“五邪”之一,并非是致病的邪气,而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状态。而外风是致病的邪气,风邪外感所引起的营卫失和,肺气失宣。所以说,外风和内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