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易中天在黄石讲授《中国智慧·禅宗的境界》时,讲了《六祖坛经》中的一个故事:六祖惠能大师从五祖弘忍门下得到传承之后,来到广州法性寺,见两个和尚对着寺前飘动的旗子争论不休。一个说:“你看,旗子在动。”另一个说:“不对,是风在动。”惠能说:“你们都错了,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惠能大师的点破,让两个和尚受益匪浅。风吹幡动,乃自然规律。但我们的心不能随着风动、幡动而动,不能被环境牵着鼻子走。这是一种觉悟,一种修行的境界,也是禅宗惠能大师给两位争辩的和尚和我们每个人的一种警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就像一个不大的鱼池中抛下了无数垂钓者的鱼钩,到处布满了陷阱和诱惑。面对这些陷阱和诱惑,作为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如何才能做到风动、幡动而心不动,禅宗提倡清心寡欲、物我两忘,提倡人要有觉悟,做到自觉、觉他和觉行。人不可能都皈依佛门,但禅宗的这些教诲,对我们每个人平时的处世为人、待人接物确实具有警示和借鉴作用。《菜根谭》中有副名联,与禅宗提倡的“风动、幡动而心不动”有异曲同工之妙。联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就是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威胁利诱,不为声色所迷,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就是要清心寡欲,物我两忘,时刻谨记钱财本是身外物,酒色太过易伤身;就是要风动、幡动而心不动,守住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这样的人生,才会多一份“半夜敲门心不惊”的幸福与坦然,少一份时刻提防“鬼敲门”的烦恼与不安;这样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生的智者和勇者。
END
作
者
简
介
刘家云,基层检察院检察官,湖北省作协会员、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作协理事。主要从事杂文、散文写作,已出版个人杂文、随笔集4本,杂文散见于《杂文月刊》《杂文选刊》《喜剧世界》《意林》《检察日报》等媒体,多篇作品收录于《杂文百家代表作》《年中国杂文精品选》等文本,是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获得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