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防
大历年间,陇西人李益,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第二年,将要参加拔萃科考试,到吏部等待应试。六月的夏天,他来到长安,住到了新昌里。李益出身于清高显贵的门第家族,从小就很有才华,他写的那些华丽的词句,当时人认为无人能比。有德行学问的前辈,一致赞许佩服他。他也常常觉得自己品格情调不凡,想要找一位好伴侣,广泛地在那些著名的妓女中寻找,过了很长时间也没能找到。
长安有个媒人叫鲍十一娘,是从前薛驸马家的侍女,主人家毁弃契约,让她脱离奴籍成了平民百姓,已经有十几年了。她能说会道,善于逢迎,权贵和外戚家里,没有她不曾走过的,追逐风情,胸怀智谋,大家都认为她是这方面的首领。李益曾经给过她很多钱,诚恳地拜托她,她也很记着这份情。
过了几个月,李益正在住处南边的亭子里休闲,下午申未时分(约三四点),忽然听到有人急促地敲门,说是鲍十一娘来了。李益提起衣襟,跟着开门的仆人,见到鲍十一娘劈头就问:“鲍小姐今天为什么突然来这里呀?”鲍十一娘笑着说:“书呆子做了好梦没有?有一位仙女,受罚来到人间,不要你钱财物品,只爱慕风流才学。这样的人品,同十郎相当般配。”
李益听到这话,开心地突然跳起来,感到心神飞扬、四肢松快,抓住鲍十一娘的手,一边下拜一边道谢说:“一辈子当你的奴仆,死也不怕。”于是就问那位姑娘的姓名和住址。鲍十一娘和盘托出,说:“是已故霍王的小女儿,名字叫小玉,王爷从前很疼爱她。她母亲叫做净持,这净持就是王爷一个宠爱的婢女。王爷刚刚去世的时候,小玉的几个兄弟因为她的母亲身份低微卑贱,不怎么愿意收留她,就分给她一些钱财,让她住到外面去,改姓郑,别人也就不知道她是王爷的女儿。她姿容艳丽,那样的美貌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情趣高雅超脱,在各种才艺上都超过他人,音乐和典籍,她没有不精通的。昨天她让我找一个好男人,品格情调都要相称的。我就详详细细地把十郎你说给她听,她也知道李十郎的名字,很是满意和喜欢。她住在胜业坊古寺庙的那条巷子里,行车的大门边第一间宅子就是。我已经跟她约好了,明天中午十二点,你就到那条巷子口找侍女桂子,就能跟她碰面啦。”
鲍十一娘走了以后,李益就开始计划明天的出行。他让家童秋鸿到堂兄京兆参军尚先生那里,借来一匹毛色青黑相间的骏马,以及黄金制成的衔勒。那天晚上,李益又是洗衣服,又是洗头洗澡,修饰自己的容貌仪表,又是欢喜又是兴奋,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天亮之后,他戴上头巾,拿着镜子照来照去,唯恐跟霍小玉交往不能成功。这就样捯饬着,就到了中午。他连忙命人备马,一路奔驰来到胜业坊。
到了约定的地方,果然看见一位婢女站在那里等着,她走上前来问道:“你就是李十郎吧?”李益随即下了马。婢女让他把马牵到屋子里,就急急忙忙地把门给锁了。只见鲍十一娘果然从里面走出来,远远地笑着说:“什么人,随随便便跑到这里来了?”李益跟她说笑两句,俏皮话还没说完,就被带到了第二重门里。庭院里种着四棵樱桃树。西北面挂着一只鹦鹉笼子,鹦鹉看见李益走进来,马上说道:“有人进来了,快把帘子放下来!”李益本性恬静文雅,这时候心里还有些怀疑和害怕,突然听到鸟说话,给吓住了,不敢往前走。正在迟疑的时候,鲍十一娘带着净持,走下台阶来迎接他,请他进去,面对面坐下。
净持年纪大概四十多岁,体态柔美,说说笑笑的,样子很妩媚。她对李益说:“一直听说十郎才学和格调不凡,今天又见到你文雅秀丽的仪表,真是名不虚传。我有个女孩子,虽然缺少教养,但是长得还不算丑陋,可以与先生相配,还是挺合适的。老是听鲍十一娘说起撮合的事,今天起就让我女儿帮你主持家事吧。”李益道谢说:“我这个人鄙陋拙笨,想不到您能看得起我,如果能够做您的女婿,就算是死了我也会觉得很荣幸。”净持于是让人把酒菜端上来,随即让小玉出来见客。
小玉从堂屋东边的阁子里走出来,李益马上行礼迎接。只觉得整间房间里,就好像有了美玉做成的树木,把周围都照亮了,小玉的眼眸闪转之间,美丽的光彩照射到人身上。走过来之后,她就坐到了母亲身边。母亲对她说:“你以前喜欢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这两句诗,就是这位十郎的作品。你整天嘴里念着,心里想着,怎么比得上见这一面。”
小玉就低下头微笑,轻声说道:“见他的面还不如就听名字呢,才子怎么可以没有好容貌?”李益于是站起身来连番行礼说:“小娘子喜爱文采,我看重美色,我们两个在一起,才和貌就都有了。”小玉母女俩看着对方笑了,然后就举起酒杯来喝酒。喝了几轮,李益站起身来,请小玉唱歌。小玉开始不肯,她母亲硬要她唱。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对旋律的把握精妙出众。
喝完酒之后,天也晚了,鲍十一娘带李益到宅子西边的院落休息。那里庭院闲敞,屋室深广,帘子和帐幕都很华丽。小玉姿态美艳极了,李益觉得就算是巫山神女和洛神,也比不上她。
夜半时分,小玉忽然流下眼泪,看着李益说:“我本来是个妓女,自己知道配不上你。今天因为你爱我的美色,所以能够把自己托付给你这贤德之人。我只是担心,有一天美色衰减,你对我的感情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那时候我就像离枝的松萝一样没有人可以依靠,像秋天的扇子一样被你抛弃了。快乐到极点的时候,我因此不知不觉地悲伤起来。”
李益听到这番话,很是感慨,就伸出手臂来,给小玉当枕头靠着,缓缓地对她说:“我这辈子的理想,今天算是实现了,就算粉身碎骨,也不会辜负你,夫人你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请让我在白色的丝绢上写下对你的誓言。”小玉于是止住眼泪,让侍女樱桃拉开帐幔,拿着蜡烛,然后把笔和砚台交给李益。
小玉平时摆弄乐器之余,喜欢写写诗文,文具笔墨,都是王府从前的东西。她拿出一只绣花小包,从里面取出三尺长的一段越女织就的白色黑格绢丝,交给了李益。李益从来才思敏捷,拿过笔来就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对小玉的感情就和山河一样恒久不变,像日月一样明亮真诚,每一句话都写得诚恳极了,听了都让人感动。写完之后,让人收藏到精美的盒子里。从此以后,两个人感情好极了,就好像飞在云层中的翠鸟那么欢快和谐。就这样过了两年,他们每天每晚都在一起。
后年的春天,李益凭借书判文章获得了拔萃科考试的优胜,被授予了郑县主簿的官职。到了四月份,马上要到地方去当官了,正好可以顺便去东都洛阳看望家人。长安的亲戚大部分都来参加为他送别的酒宴,那一天,春天的景物还没有完全消退,夏天的景色也才刚刚繁盛起来,酒席吃完,宾客散去,两人心中充满离别的愁思。
小玉对李益说:“像你这样的才华、地位和名声,别人都很景仰你,希望跟你缔结婚姻的,肯定也是非常多的。再说家里还有父母,却没有主持祭祀的媳妇。你这次回去,肯定能成就一门好亲事,你为我写下的誓言,不过是空话而已。只是我有个小小的愿望,现在就想跟你说,希望你一直放在心里,你还能听我说说吗?”李益讶异地说:“我做错了什么,你忽然说这样的话?你来说说看吧,我一定会遵照你的意思去做。”
小玉说:“我今年刚满十八岁,你也才二十二岁,到你壮年,还有八年时间。我一辈子想要得到的男欢女爱,只要能在这段时间里拥有就可以了。以后你好好地挑一位名门闺秀,跟你成亲,也还不晚。我就抛开人世间的事,剪掉头发,穿上僧衣。曾经的心愿,这样也就满足了。”李益又惭愧又感慨,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就对小玉说:“对着大太阳发的誓,是生是死我都要遵守的。和你相伴到老,我还觉得没能完全满足自己平日里的愿望,怎么敢有其他的想法?还是请你不要怀疑我,就好好守在家里等我,到八月份,我一定回到华州,找人去接你,我们相见的日子不会很遥远的。”又过了几天,李益就与小玉告别,往东去了。
李益到任十天,请了假去东都洛阳看望父母亲。他人还没到家,他的母亲太夫人已经帮他物色了表妹卢氏,说是已经订下婚约了。太夫人一向严厉果断,李益畏畏缩缩,不敢推辞,就行了定亲的礼数,把婚期定在临近的日子。
卢家也是世家大族,女儿嫁到别人家,聘礼的礼金一定要有一百万钱,要是不够这个数字,女儿是不会嫁的。李益家里本来就很穷,这钱必须要问人借才行,于是他就借着借钱的名头,跑到长江和淮水住一带的亲戚朋友家里去借钱,从这一年的秋天一直忙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李益知道自己背叛了与小玉的约定,大大延误了回去的时间,就故意不和小玉有一点联系,好让她断了见他的念头,还拜托远在长安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不要说漏了嘴。
小玉自从李益延误回来的时间之后,多次打听他的消息,而亲戚朋友告诉她的都是假话谎言,每天听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她请过许多巫师,一次次地算卦求签,心里怀着忧愁和怨恨,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她人瘦了许多,躺在冷清的闺房中,就得了很严重的病。
虽说李益再也没有寄信来,小玉对他的想念和希望却没有变化。她送钱给李益的亲戚朋友,让他们告诉她一点李益的消息。她是那么急切地想要得到他的消息,因此钱款上总是短缺的,她常常偷偷地让侍女把箱子里用来佩戴玩赏的物件卖掉,多数时候是寄放在西市的寄售商店侯景先家售卖的。
她曾经让侍女浣纱拿着一只紫玉钗,到侯景先家去售卖。浣纱在路上遇见在宫廷内手工作坊工作的一个老玉工,他看到浣纱手里拿的东西,走上前来辨认说:“这只玉钗是我做的。从前,霍王的小女儿成年了,要梳起发髻,下令让我做了这个,给了我一万钱作为酬劳。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得到这只玉钗的?”浣纱说:“我家的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儿。同家人分开居住之后,委身给了一个人。她的这个夫君之前到东都洛阳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她愁闷得得了病,到现在都快两年了。她让我把这只玉钗卖掉,好拿钱送给别人,让别人为她打听夫君的消息。”玉工哀伤地掉下了眼泪,说道:“身份尊贵的男子和女子,失去机遇丢失身份,沦落到了这种地步。我年纪大了,在这世上没有多少日子,见到人生的这种盛衰变化,心里伤感极了。”于是玉工把浣纱带到延先公主家里,把整件事原原本本地说给公主听。公主也悲伤感叹了很长时间,给了浣纱十二万钱。
那时候,同李益订婚的卢氏就在长安。李益筹够了聘金,回到郑县。那一年的十二月,他又请假,来到长安城结婚。他静悄悄地找房子住下,不打算让人知道自己回来了。有一位考中明经科的读书人叫做崔久明,是李益的表弟,性格老实厚道,从前曾经和李益一起在郑家玩乐过,他们喝酒吃菜,说说笑笑,关系非常亲密。他每次得到李益的消息,都会将实情告诉小玉。小玉也经常拿些柴草和衣物来送给他,他心里觉得很感激。
李益回来之后,崔久明就把这件事老实告诉了小玉。小玉气愤地叹着气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她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拜托了一遍,想尽办法要把李益叫过来。李益知道自己延误了回来的时间,背叛了和她的约定,又知道小玉病势沉重,觉得惭愧羞耻,于是狠心割舍,最终还是不肯过去。他早晨出门,天晚了才回来,希望这样就能够逃避掉责任。
小玉每天每晚哭泣,都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希望能够和李益见一面,却没有什么办法,心里的委屈和愤怒越来越深重,整个人病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这以后,长安城里的人就渐渐知道了这件事。喜好风流韵事的人,都感叹小玉真是情深意重,而喜爱打抱不平的人,就都因为李益卑劣的行为而感到愤慨。
那时候已经是三月份了,大家都跑出去春游。李益和辈分资历相同的五六个人,一起到崇敬寺去赏玩牡丹花,在西边的走廊上走动,挨个吟诵诗句。有位京兆人韦夏卿,是李益很要好的朋友,当时也在一起游玩。他对李益说:“风景这样美好,草木都开出花来了。而可怜的郑小姐,却一个人在房间里受折磨!你能够完全把她抛到脑后,还真是个狠心的人。大丈夫的心肠,不应该像你这样,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正在大家为小玉感叹,责备李益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豪放任侠之人,他穿着苎麻料子的黄色轻软衣衫,手里拿着弹弓,神情风貌英俊秀美,衣物服饰轻软华丽,跟在他身后的只有一个剪了头发的外邦小孩。他悄悄地走过来听着,过了一会儿,走上前向李益作揖,说道:“先生就是李十郎吧!我家里本住在山东,跟皇帝的亲家算得上是亲戚。我自己虽然没什么文采,却喜欢同有德行的人交往,景仰先生的声誉和才华,常常想着要见您一面,今天很荣幸,能够瞻仰您的风采。我家离这里不远,家里也有些歌舞音乐的班子,可以让您开心一下。还有八九个美艳的女人,十几匹好马,先生喜欢就送给你,只希望您能到我家里走一趟。”李益的同伴们都听到了这番话,更是一同感叹竟有这样的好事。
于是李益就同这位豪士一起骑着马走了,豪士带着他飞快地转过几个街坊,就来到了胜业坊。李益因为这里离郑家很近,心里不想过去了,就借口还有事情,想要掉转马头离开。豪士说:“我家就几步路了,你难道忍心就这样离开吗?”于是拉住李益的马缰绳,牵着他的马往前走。
李益想要离开却无法离开,这时候他们已经来到郑家的巷子里了。李益心神不定,想要挥鞭,让马回转离开。豪士连忙叫来好几个仆人,将李益抱起来,抬着往前走。豪士带着他们快步走进郑家行走车辆的大门,让人赶快把门锁起来,通报说:“李十郎来了!”郑家一家都惊喜极了,那欢乐的声音门外都听得到。
前一天晚上,小玉梦见穿着黄色衣衫的男子将李益抱来,那男子走到座位边,让小玉脱掉鞋子。小玉惊醒过来,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然后自己破解说:“‘鞋’,就是‘谐’,是说夫妻再度会合。‘脱’,就是分开。会合之后分开,也就是永远不会再见了。这样看来,我跟他一定会相见,相见之后,我就会死去。”
第二天早上,让母亲为她梳洗打扮。母亲觉得她病了很久,神智不清了,不太相信她说的话,在她再三要求之下,才勉强为她梳妆。刚刚梳妆完毕,李益果然就来了。小玉病倒在床上,已经有很长时间,连转个身都要人帮忙。忽然听说李益来了,她一下子站起身来,换了衣服走出去,好像有精神了似的。接着就同李益见面了,她愤怒地凝视着他,再也说不出话来。那孱弱的身体和娇弱的姿态,好像无法支撑着站立似的。她不断地用袖子遮住脸,转过头去看李益。曾经的一对佳偶现在却成了这样,在座的人都叹息起来。
过了一会儿,外面来人,送来了几十盘菜肴和酒,大家惊讶地看着这些,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都是豪士送来的。于是大家就把菜肴摆放在桌上,挨着彼此坐下了。小玉就侧过身子,转过脸来,斜眼看了李益很长时间,然后举起酒杯,将酒倒在地上,说道:“我这样一个女人,运气糟糕到这种地步;你这样一个男人,背弃情义到了这种程度。我年纪轻轻,就要怀着怨恨死去。家里还有母亲,我不能赡养;美丽的衣服,我再也穿不了;弦管乐器,我再也演奏不了。到地下去受煎熬,都是你害的。李先生啊李先生,今天就要跟你永别了,我死以后,肯定会变成恶鬼,让你的妻子和小妾,天天都不得安宁!”她于是伸出左手抓住李益的手臂,将酒杯扔到地上,极度痛苦地哭叫了好几声,然后就死了。她母亲将尸体抱起来,放到李益怀里,让他呼唤小玉的名字,然而小玉再也没有醒来。
李益穿上白色丧服,日夜为小玉哭泣,哭得很伤心。下葬之前的那个晚上,李益忽然在灵柩前的帏帐里看到了小玉,容貌艳丽,就跟活着时一样。她穿着石榴裙,罩着紫色的背心,披着红绿两色的披肩,斜着身子依靠在帏帐边,手里拉着绣花衣带,看着李益,对他说:“你来送我上路,我很惭愧,可见你对我还是有感情的。我人在冥界,怎么能不感慨呢。”说完,就不见了。第二天,小玉被葬在了长安的御宿原。李益来到坟墓旁哭她,哭得很伤心,然后才回去。
一个多月以后,李益和卢氏举行了婚礼。他心里感伤,闷闷不乐。五月的夏天,和卢氏一起回到了郑县。到郑县十天后,李益正和卢氏睡在床上,忽然听到床帐外面有叱叱的声音。李益觉得很奇怪,一看,却发现一个男人,年纪大概二十多岁,容貌温和美丽,躲在帐幔之中,连连向卢氏招手。李益慌忙起身,绕着帐幔找了好几遍,那男人却一眨眼就不见了。从此以后,李益开始怀疑妻子,老是猜疑这个猜疑那个,夫妻的感情凭空出现了裂痕。几个亲戚尽力劝解开导,李益心里的疑猜才稍稍化解了些。
又过了十天,李益从外面回来,卢氏正在床榻上弹琴,忽然看见从门外扔进来一只斑纹犀牛角做成、嵌有花钿的盒子。盒子有一寸多长宽,里面装有一条轻纱手帕,打了一个同心结。这盒子就扔到了卢氏的怀里。李益把盒子打开,发现两粒寄托思念之意的相思豆,一只表示祈求如愿的叩头虫,一些春药发杀觜和让女人增媚的媚药驴驹媚。李益当时就发起火来,狂吼乱叫,声音好像豺狼虎豹,拿起琴来砸他妻子,质问她,让她快把实情告诉他。卢氏最终也没有把这件事说清楚。这以后,李益对妻子常常大打出手,各种虐待的手段都使出来了,最后还告到官府,把妻子给休了。
卢氏被休掉以后,李益的那些侍女和小妾,只要跟他发生了关系,哪怕只有一次,他都会犯妒忌,开始猜疑她,还有因此而被他杀掉的呢。李益曾经到广陵游历,得到一位出名的美女叫做营十一娘的,长得细腻水嫩,姿态娇媚,李益非常喜欢她。每次面对面坐着的时候,他就会对营十一娘说:“我曾经在哪里哪里得到了哪个女人,她做错了某件事,我用某种方法把她杀掉了。”他每天都这么说,想让营十一娘害怕自己,彻底杜绝她干出什么不干净的事情来的想法。他出门的时候,就把浴盆倒过来放在床上,将营十一娘扣在里面,浴盆边上四周都贴上封条,写上名字,回来一定要仔细察看,然后才把浴盆打开。他还藏着一把短剑,非常锋利,当面对侍女们说:“这是信州葛溪出产的铁剑,只会砍断做错事的人头!”只要是李益看上的女人,都会受到他的猜忌,甚至于他娶了三任夫人,都还是和第一位一样的下场。
:
《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略晚《李娃传》、《莺莺传》,代表唐传奇发展的又一高峰。小说叙述的是陇西书生李益和长安名妓霍小玉凄楚动人的爱情悲剧。此书约作于元和四年()前后,作者蒋防,字子徵,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
这篇传奇是文人妓女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制度称:“凡官户奴婢,男女成人,先以本色配偶。”霍小玉出身贱庶后又沦落娼门,李益出自宦族而又热衷升登,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爱情必然以悲剧告终。小说以霍小玉的执着痴情反衬李益的儇薄无信,表现出下层市民与豪门宦族之间的尖锐对立。但小说对李益的丑恶行为,往往进行粉饰开脱;化鬼报仇的结局,也带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色彩。这些都是作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