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市场 >> 正文 >> 正文

青铜重器皿方罍

来源:风动 时间:2022/9/29

罍,是青铜酒器的一种,出现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与春秋。造型以圆的居多,方的少见。“罍”字,上面三个田,下面一个缶,看着挺复杂,写起来很容易。记住了,这个字念“léi”,二声。说到这儿,咱们需要了解一下青铜酒器的分类和用途。青铜酒器简单地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类。饮酒器,就是用来饮酒的嘛:爵、角、觚、斝、觯等;盛酒器,就是用来存放酒的,有:尊、方彝、壶、卣、觥、罍等。

青铜器的贵重有这么几个因素:方的比圆的稀罕;一般来说,单个的比成对的稀罕;有铭文的比没铭文的珍贵。你看皿方罍全占了,它是方的、单个儿、有铭文。铭文是什么呢?盖上写的是“皿天全父己作尊彝”。什么意思呢?“皿”是姓,是商代的一个大姓;天全是名字;作,是制作;父,是父亲;己,是父亲的庙号;尊,表示敬重;彝是酒器。大概意思就是说,皿天全为他父亲做了一个盛酒器,表示纪念。这也正是根据铭文,才命名它为“皿方罍”。皿是制作者,方是器型,罍是功用。

皿方罍,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重达51.5公斤。盖是庑殿顶形,器身长方口,直颈,高圈足。以云雷纹为地,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有一个兽首的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有突起的长条装饰。皿方罍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方罍中最大的、最为精美的,被称为方罍之王。

国家重器

年,大雨过后,湖南桃源漆家河镇——桃源,就是桃花源,是湖南常德市的一个县,常德古称“武陵”。既逢桃花源,就有故事发生:一位农人从地里看庄稼回来。走着走着,在路边水沟里就看见一件黑不溜秋的东西。他捞起来一看,是个大铜罐,浑身刻满了纹饰。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觉着放米还是挺好的,于是就拿回了家。农人捡到大铜罐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了。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越传,知道的人就越多,结果一位湖北姓石的商人就闻讯赶来了。愿意出价大洋。得知有人要出价大洋时,丢下银元,抱着罐身走了。因此罐身和罐盖从此分家!几经周转,新中国也成立!罐盖被湖南省文物局保管并移交给省博物馆至今。

皿方罍

那时节,在中国的外国人,一个顶一个,可劲儿地追求中国艺术品。年,上海举办中国艺术展,巴尔全程投入帮助组织。不仅出钱,还拿出相当数量的私人收藏品。年,巴尔离开上海,定居伦敦。在折返伦敦与上海期间,他依旧大量购入中国藏品。罍身就是他那时从李、马二人手中买到的。到了年,巴尔举家迁往加拿大的时候,觉得这罍身太笨重了,携带不方便,就转手让给了纽约的一个古董商,没多久,这东西就被转售给了法国的卢芹斋。又是卢芹斋,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自此,罍身再无踪迹,江湖上只剩一个传说。直到年——距皿方罍的发现已过去了70年,身、盖也已经分开了70年。已故的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在出访日本时,很偶然地见到了皿方罍的器身。年,皿方罍的器身意外地出现在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闻者风动,当时的大藏家都希望能竞标成功,上海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也筹集了资金参与,但准备不足,最后被一位神秘的法国人以万美金的天价拍得,这价钱当时创造了中国青铜器在国际拍卖市场的世界记录。

老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很快,法国人扛不住了,年,皿方罍的器身再次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春拍。从年到年。国际上的大藏家也乏力竞争。因为大家都知道永远也拿不到罍盖,湖南省博物馆不会转让罍盖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妥,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叫“私洽”。私洽是拍卖行的另一个业务,就是私下洽谈,双方愿意,拍卖行为中间人。皿方罍的私洽由佳士得做中间人——毕竟拍卖过那么多的中国文物,佳士得也很乐于促成此事——通过跟买、卖双方的接洽、谈判,最终以万美金达成了协议。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共同为青铜重器皿方罍“合体”

年6月12日,美国纽约佳士得正式将器身移交给中国。6月28日,漂泊了近一个世纪的商代青铜器——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在湖南完成合体,从此身首合一,被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