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万物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
老子佛陀等佛道圣人早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所以我是无,无中而来,无为而去,亦是无所谓来无所谓去,无所谓有限和无限,无所谓存在或者不存在,大道无形,道隐无名,法无定法,非法非非法!
道为一,一为无,无为常寂,所以圣人在回答这些终极问题时都是沉默寂静,这就是答案和真相,但很少人能看懂无字真经,都以为圣人的沉默是不知道或者没有回答,因为常人的认知中只会二元对立的答案,只知其二不知其一,回答有无、来去、有限无限、存在和不存在都已经进入二元对立的死局小道而非大道的同一,无二无别,无我无为,无分别心的混沌太一无我真如寂静才是真常之道,永恒之道!
我思故我在,我不思时,因为没有观察者主体和受体,无所谓存在和不存在,即不存在也存在,即存在同时也不存在,可以同时有三种状态,一是存在,二是不存在,三是同时包涵存在和不存在,拥有无限可能。这和科学是相通的,在量子力学当中,自然静止状态时是量子叠加态,一旦被人为观察则产生波动,会坍塌成二元对立的波粒二重态,就像薛定谔的猫,不去观察时可以同时即是生又是死的状态,一旦打开潘多拉魔盒,要么是生要么是死,同一时间只能得到一种结果。有人说这是宏观与微观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科学家都说了万物观察到最后本质都是空,所以重点不是宏观微观,而是观与不观的问题,动与不动的问题,我们经常说心静无波澜,心动则波动,波动则产生阴阳对立。所以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心不动时,云在青天水在瓶,世间万物花开花谢,风动幡动皆有可能,一旦用心观察,则当局者迷,只能随缘拘束纠缠在眼前的风景中,而不能观察到局外的所有风景。
所以圣人言: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