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节–现实世界是臆造品吗?
作者:蔡银兵
佛家常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我们感官能够察觉到的世界,未必是真实的,而真相恰恰无法通过感官去感知的。
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曾经做过一个假想:邪恶的科学家将一个人的脑从身体上分离出来,放进一个能够维持脑存活的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使这个缸中之脑活在幻觉中。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否也如同这个缸中之脑一样,所有感官能察觉到的现象世界,其实不过是一种假象,一种被动接受的幻觉。
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不少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地怀疑过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这跟佛家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着相同的含义。
六祖惠能禅师曾流浪到广州法性寺,听到一个和尚说“风吹幡动”,又听闻另一个和尚说“幡动而知风吹”。惠能却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如果两个和尚的意念没有出现,那么又怎能看见幡动,或者察觉到风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意识是物质的基础,物质则是意识发展的产物。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荒谬,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白天黑夜,四季交替,难道都是自己凭空捏造出来的?那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缤纷多彩的世界,不排除是主观臆造的结果。但凡能以“我”的意识去看待世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认识。许多人口中常说的客观存在,首先这种客观并不是绝对的客观,而是我们主观认为的客观存在,其本质依然是主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