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发展 >> 正文 >> 正文

面对春季躁动的A股,心动的股民怎

来源:风动 时间:2022/10/6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很多人熟知的典故,放到今年的“春季躁动”行情中也一样适用,别管什么资金面、政策面和基本面,反正各路投资者就是“心动不已”。

“春季躁动”的本质与“情绪牛”

在A股市场行上,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四季歌”:春季躁动、四月决断、五穷六绝七翻身、金九银十、年底吃饭……

这种民间版的“月度投资策略”属于“日历效应”的范畴,听上去有点玄乎,可是在A股市场上却是屡屡得以验证。

就拿今年来说吧,“春季躁动”就特别猛。近期,沪深两市单日成交万亿元已经成为常态,每个交易日多家涨停带来的财富效应,不断刺激着市场内外的投资者。

首先定义一下,啥叫“春季躁动”?

岁末年初的阶段性行情之所以称为“春季躁动”行情,因为行情本身与基本面关系不大,政策、事件、资金的季节性流动,是A股“春季躁动”的主要原因。

看看这一波涨势喜人的品种,要么是业绩爆雷的(2月以来业绩爆雷涨幅超过50%),要么是一堆不知所谓的高科技概念(边缘计算、泛在电力物联网、数字孪生等)。这些花里胡哨的品种,都具备一个特征,那就是——与“基本面”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也透露了本轮行情的本质——市场对于监管调性有了从严到松的预期,并且在逐渐试探中,确认了监管新风向,压抑已久的投机热情就此集体迸发,并在财富效应的传播中演绎成了“情绪牛”。

何去何从?

对本轮行情进行了梳理发现,始于今年1月4日“春季躁动”行情,到目前总共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估值修复(1月4日到1月31日)。

第二个阶段是估值提升的阶段,主要源于宽信用预期(2月1日到2月21日)。

第三阶段是从2月22日至今。在政策利好、宽信用、外资流入和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的改善、估值修复等因素的影响下,风险偏好提升,股市一路走高。

确实,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提升,最近资金入市的积极性相当高。

据媒体报道,近期想要开通创业板权限的投资者太多,导致券商短时间内向中国结算发送的资质查询请求量过大,引发系统响应慢了下来,出现了拥堵现象。

另数据显示,春节以来,场内货币ETF份额总计减少.25亿份,资金有转战股市迹象。

牛市尚无坚实的理论基础,投资者却愿意暂时保有牛市心态,“春季躁动”眼看着就要升级为“春季冲动”!已有市场机构提出“当前A股亢奋程度有多高?历史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证监会对于配资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