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谷山真是元世祖题写的吗?史实到底如何?
仙游钟山(旧属兴泰里)镇麦斜岩景区内的“樵谷山”到底是不是元世祖忽必烈题写的,一直争论不休。
一个蒙古统治者、元朝开国皇帝会礼贤下士,千里迢迢跑到钟山来看望一个汉族出身的儒士吗?“樵谷山”三字真是元世祖题写的吗?
有关麦斜岩,清乾隆年间《仙游县志》有如下记载:
麦斜岩,在石所山。巨石错峙,中多石洞,焚薪穴中,烟出山顶。僧自永初结庵石壁间。宋林璧卿由江右来隐此,元世祖书“樵谷山”三字赐之,今石勒犹存。岩前为陈公池,入径有两石洞,左玉泉,右印真。洞上覆巨石,窦而入,清冷迫人。旁为元帝阁,前为竹楼。其巅有占星石,郑樵占星处。有枣石、环竹石、卵石。群山环拱如屏,烟云蔽亏,山岩绝胜。
另据明朝周华《游洋志》等记载,麦斜岩的开山祖师为僧自永,唐初来麦斜岩参禅,“结茅庵于石壁间”。因他是第一位到麦斜岩的僧人,且静修有法,替村民做了许多善事,所以在他八十多岁圆寂之后,被尊为麦斜岩开山鼻祖,并塑像奉祀。当地至今还广泛流传他当年在麦斜岩除妖灭魔的故事。
又据明《补续高僧传》载:僧自永,闽人。宋,结茅麦斜岩。宴坐修静。忽有龙现木杪。恬然诵经不顾。久之。龙复出山。爪甲着石有声。永语其徒曰。龙又至矣。视之果然。一日荷汲而归。有虎蹑其后。就饮其水。永回顾徐云。适从何来。其渴至此。又尝夜。过诸偷者于庵外。笑谓曰。若欲罄我囊橐耶。得升米倾瓮。与之曰。愧不腆耳。诸偷谢而去。年八十余而逝。体不坏。颜色如生。噫。永其有道者。不然何与物相忘至此。登高不栗。入水不惊。万变陈乎前而莫动。始可与言生死出生死。舍此而云学道。不知其可也。故予深以不能详永为恨赘数言。以待后贤续之。
麦斜岩寺(游心華摄影)较早较有权威的记载应推元代夹漈书院训导黄哲《麦斜岩记》:
游洋地之显者曰“麦斜”,而麦斜乃我朝世祖皇帝御书所封之“樵谷山”。兹山者,樵谷真人之旧隐也。而山之绝顶,篆崖碁石,冠九鲤而瞰七闽,踞八壶而挟三山;航川泳而明霞片片,乌云飞而雾风洒洒。其觉真悟元者,莫不癖爱焉。(《仙游县志》卷四十八·艺文志)
林璧卿是忽必烈的旧好,他当上皇帝后对林璧卿心心念念,一直想把他安插在自己身边,但林璧卿的心却还在大宋。以致元世祖后来千里迢迢追寻来到仙游,与林璧卿见了最后一面,留下了这千古不朽的石刻。
县志对林璧卿其人是这样记载的:
林璧卿,江右人,忠义霆之孙。登宋末进士,明《易》,推星象演义,微时尝遇元世祖于潜邱,及即位,授以美官,璧卿曰:“吾家世金紫,一门四忠义,父光世被遇宋朝,涓涘莫报,敢辞愿行志焉?”遂游闽中,隐处麦斜山著书参元,世祖迹之,御书“樵谷山”,命勒之石,敕授“元明妙应道济真人”。明建节隐坊,立祠祀之。
麦斜岩景区麦斜岩概况
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城东北部钟山乡麦斜大队(注:旧属兴化县来苏里)境内,距县城35公里。西南一公里处有仙游至游洋的公路经过,全境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米。
据传说,古麦斜岩洞里妖邪作乱,游览者被害,一位张公学法灭邪,后人盖寺纪念他,因方言“灭邪”同音转化,故称麦斜岩寺。
麦斜岩是以石奇洞多而闻名。宋代著名理学家林光朝称此为“小武夷”。从麦斜岩脚下拾级而上,右边是巍然挺立的铁衣峰,宛如铁衣将军守卫在麦斜岩的大门口:左边是百仞巨石,上刻元世祖的手书“樵谷山”三大字。
据史书记载,南宋未年,有位叫林壁卿的,精通星象之学,名重一时,朝野称贤。元世祖忽必烈想请林壁卿为官,壁卿推辞不就,无法挽留,遂封林壁卿为“妙应道济真人”,并亲书“瞧谷山”三字赐之。后元世祖重游江南,壁卿告以“宋代史学家郑樵曾在此读书”,元世祖听了大喜,即御笔大书“夹漈书院”四字相赠。
“樵谷山”石对面,有一奇石耸立,上书“祝圣道场,朝天福地”八个大字,字迹古朴大方,遒劲有力。从石旁盘旋而上,左边是一弯伏溪,潺潺流动,溪上巨石累累:有的突怒亢立,有的徒然腾起,有的平卧自如,有的互相拥挤,有的削然似剑,有的卷曲如拳,有的象雄踞的虎豹,有的象展翅飞翔的雄鹰,有的若熊罴登山,有的似牛马饮水。特别溪谷东面的山上,有两只石龟更是栩栩如生,一只昂首朝天,盛气凌空,一只俯首下视,仿佛张口饮水。
麦斜岩顶峰占星石(游心華摄影)继续前行,峰回路转。楠木、清柳、柯木郁郁葱葱,刚劲挺拔,在翠竹掩映下,有一块漆黑色的大石,上书“陈公池”三个斗大字。传说古代石下有池,池边有座元帝阁,池西边是玉泉洞,洞上书写“玉泉洞”,池东边有印真洞,留有“印真境“三大字,洞上巨石覆盖,清冷逼人。四周大树如帷盖。穿洞而过,有梅花洞、环竹洞等。据说,在洞里烧火,浓烟会从山巅冒出,蔚然可观是麦斜岩的独特景色。
过了梅花洞,便是麦斜岩寺,该寺建于宋朝,一千多年以来,曾多次整修。全座共八间,高五米,寺面积占地平方米。寺三面环山,寺后巨石如屏。从寺东边,沿着徒峭的山间小道攀上山顶,一路奇石不断,有雷公石、观音石、莲花石、风动石、蘑菇石、猴子抱瓜石,龟蛇相会石等,形态毕肖,令人目不暇接。
登上麦斜岩的最高峰,只见一块巨石,宛如铜钟,高高矗立。钟石附近奇石嶙峋,其中有块象石椅,名叫“占星石”。据说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每晚坐在此石观天象,还在石房建了“夹漈书院”,巨石上有郑樵的亲笔篆。站在占星石上,可俯视钟山公社和莆田东圳水库胜景。
麦斜岩上不但是风景绝佳的游览胜地。而且是中国工农红军团的革命遗址。早在年至年,邓子恢同志就在此地组织成立团,点燃了仙游武装斗争的烈火。
麦斜岩红色yizhi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诗人墨客来此游览。如今麦斜岩寺整修的更加美丽多姿,游览者更是络绎不绝,年游览者达万余人次,已作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来自:《仙游县地名录》年10月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