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发展 >> 正文 >> 正文

国风会是二次元的新缪斯吗

来源:风动 时间:2023/5/27
关爱儿童白癜风患者 http://m.39.net/pf/a_4458094.html

曾几何时,说起国内动漫展,日漫cosplay是最常见的装扮,汉服和二次元最初是属于不同圈层的亚文化。“齐胸襦裙”、“交领襦裙”、“圆领袍衫”……虽然大多数人对形制并不熟悉,但并不妨碍他们注意到日常中,尤其是漫展上越来越多的身着“汉服”的人群。

昨天在杭州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也不例外,不仅是汉服,会场内外,都是国风拂过的痕迹。

年4月30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产业博览会在杭州白马湖动漫广场拉开序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次动漫节首次设立了国风主题馆,进行汉服的陈列展示和走秀等活动。在对汉服的理解中,大多数人都会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阐释的观点,将其视为弥补曾经缺席的、消逝的、边缘的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之间的裂缝所做的努力。

如今作为泛二次元服饰的一部分,与年第一家汉服商家“采薇作坊”成立之初,汉服市场前途未卜不同,根据汉服资讯发布的《年汉服产业报告》统计显示,年新的汉服商家数量依然不断增多,淘宝店能正常打开的汉服商家已达家,以汉服少女装为主,其消费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于19-24岁,并且低龄消费者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国风正在成为“Z世代”新的生活时尚。有报道称,据统计,作为“Z世代”聚集的视频创作社区——哔哩哔哩(B站)的国风爱好者已超过4,万人,其中88%是年后出生的“Z世代”。在大量原创国风类作品中,其创作者大多是95后UP主。在互联网中成长的“Z世代”将他们的目光转向传统文化,通过创作和阐释确立自己的认同和归属,这一文艺复兴式的构想,也为开拓更多市场带来了可能,汉服经济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纵览各个领域,近年来,国风或传统文化的元素都为不同领域带来了新的灵感,在年轻受众中造就了不少爆款。

文博旅游成为假期出行的热门选择。故宫博物院“五一”小长假期间每日8万张的门票便早早售完。作为一个大热的IP,故宫不仅是一个打卡景点,更是成为不同领域争相跨界合作的缪斯,动漫、文创、彩妆……每一次合作都话题性十足。

年11月29日,国风文化推广节目《国风美少年》点映活动举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年,综艺《国风美少年》的热度延至今年,是《创造营》中出现的将京剧、竹笛等元素作为“国风系”人设的偶像。而相声演员张云雷的出圈爆火,更是将他太平歌词、京剧等传统曲艺的表演变成了如同演唱会般的粉丝大合唱。

对于动漫来说,国漫崛起的话题也似乎终于在传统国风元素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据本届国际动漫节上发布的《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显示,在年进入中国城市主流院线和影院上映的61部动画电影中,国产动画电影占有34部,产出票房16.22亿元,虽然数量上比进口动画电影占优势,然而票房成绩仍不敌进口动画电影。

猫眼数据显示,在历史票房排名前十的动画电影中,国产动画仅占四席;而在十大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排行榜中,面向低幼市场的《熊出没》上榜六部,无疑是最大赢家,而其他进入前十的国产动画中,《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则都有明显的国风特色,今年取得成功票房的《白蛇缘起》更是取材于中国四大传说。

在此背景下,传统元素成为国漫市场化过程中区别于低幼和进口动画市场的一个捷径,成为近年来动画产业的热点。数据显示,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公示的部动画电影,取材传统民间故事的作品超过了1/3,而山海经题材的项目有16个,占比也超过了10%。在本次国际动漫节上,《百鸟朝凤》《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10部经典民间故事动画也纷纷亮相。

在量化的数字背后,也不禁让人思考究竟会有多少国风动画能够沉淀为经典?从二次元产业上游的内容到下游的衍生产品,国风还会成为更多人的新缪斯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