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李益,出身名门,少有才思,年轻时写出的诗歌广受欢迎,根据《新唐书·李益传》记载,李益写完诗墨迹未干时,教坊乐工们就已经开始争着购买,待谱曲成歌后进献给皇帝。他的《征人歌》《早行篇》等篇目被画工们争相画在屏帷上高价出售,长安的豪门贵族视为奢侈品。
而这样一个人物,比他的诗名更轰动当时的,是一段爱情。同时期的蒋防以李益的故事为原型写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故事是这样的:
20岁的李益来到长安,考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时。在长安,他托人为他寻得佳偶。媒婆为李益找的,正是霍小玉。
霍小玉本出身贵族,父亲霍王是玄宗时有名的武将,但是她的母亲出身低微,原是霍王府中的歌舞伎,后被霍王收为侍妾。在安史之乱中,霍王死于战场,在霍家在分家产时,霍小玉母女被赶出霍王府。
霍小玉在母亲的教导下自然是能歌善舞,为了维持母女二人的生计,霍小玉做了歌舞伎。名动京城的李益,霍小玉早有耳闻,李益的诗如“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等句子霍小玉早已烂熟于心。
二人见面,一见如故,才子佳人,自是良配。但是霍小玉却也很清醒,她自知身份低贱是她难以补足的短板。在唐代,门阀制度还是根深蒂固,出身低微的女子想要嫁得良人是很困难的。
霍小玉表明内心的隐忧,说像她这样的女子,仅仅是以美貌博得一场爱恋,一旦年老色衰,命运未可知。一把美妙的扇子,夏天总是时时刻刻被在人拿在手中,而等秋天到了,扇子就会被丢弃。
而此时正在热恋中的李益,极力否认自己是那种“始乱终弃”的人,并提笔写下盟约。次年春天,李益书判拔萃登科,被授予郑县(今陕西西华)主簿的官职。到了四月,将要去上任。
这时的霍小玉依旧清醒,她明知他们二人不会有很好的结局,但是她不死心,和李益约定:“妾始年十八,君才二十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霍小玉希望和得到李益八年的爱,到时间后任由李益选取名门闺秀为妻,自己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了去半生。
但是,李益去洛阳省亲,母亲为他安排了表妹卢氏,卢氏是当地的高门望族。李益也许内心有过徘徊,但是最终世俗的想法占了上风,决定听从母亲的安排。在当时,迎娶高门女是所有想走仕进这条路的人的选择,更何况李益已经有了官职,仕途已经开始了。
李益怎样处理霍小玉这边的呢?——逃避,刚好因为要娶高门女需要很多聘金,李益便请假,出门找各地亲戚借钱。他托所有认识他的人不要泄露他现在的情况。因此留下霍小玉苦苦等待,甚至拿出钱财疏通各种关系,以希望打听到一些消息。最后,婢女拿了一只紫玉钗拿出去卖。这支玉钗被皇家老玉公认出,对于霍小玉的遭遇唏嘘不已。霍小玉的故事因此慢慢被一些人所知。(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根据这件器物写成戏剧《紫钗记》)
而此时李益的表弟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把实情告诉了霍小玉。但是此时身在长安(因为卢氏在长安,李益此时已经筹备好聘金,准备完婚了)的李益还在躲避,霍小玉本就思念成疾,眼看着最后一根稻草却抓不住,很快便病倒了。
一名黄衫侠客听说了霍小玉的故事很是感慨,于是便命手下几个人强行架着李益到了霍小玉的住所。
其实,在前几天,霍小玉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个黄衫侠客带着李益来见她,并且让她拖鞋。霍小玉醒来之后,告诉了母亲。霍小玉认为:“鞋者,谐也。是说夫妻要再次会合。脱者,解也。说明相见后也就是永别了。从这个征兆看来,我们一定很快就会见面,见面之后,我也就要死了。”母亲以为她病糊涂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一天早上,霍小玉让母亲帮她梳妆打扮。果然,像梦中一样,霍小玉见到了黄衫侠客与李益,黄衫侠客送来一席酒菜,希望二人能够好好叙旧。而霍小玉端起酒杯,浇在地上,幽怨地说:“我身为女子,薄命如此。君为大丈夫,负心如此。韶颜稚岁,将含恨而死。慈母还在堂上,不能供养。绫罗绸缎、丝竹管弦,从此也永远丢下了。这些都是是你造成的。李君啊李君,今天就要永别了!我死后,一定变成厉鬼,你的妻妾,将终日不得安宁!”
说完摔了酒杯,拉着李益的手臂,高声哭喊了几声便死去了。此时的李益后悔不已,放声大哭。恰如他后来平静下来以后写的那首诗: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写情》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夜不能寐。与你相会的佳期,再也不会有了。从此,任是风清月朗的良辰美景再也与我无关。
悲剧无法逆转,错误无法弥补。而伴随着霍小玉的死亡,李益与霍小玉的纠葛并没有结束。霍小玉死后以一种神秘力量的方式对其进行报复:因此,李益后来与卢氏完婚,他经常看到有一个男子在卢氏身边,便怀疑卢氏有私情,次数多了之后,便开始打骂卢氏。甚至把卢氏锁在屋内,窗台上洒满灰,这样有其他男人来便会留下脚印。后来休掉了卢氏,但是,李益后来再娶三次,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李益固然薄情,但霍小玉更是绝情,就此毁掉了李益的后半生。前期的爱情有多美好,后期的憎恨就有多剧烈与决绝。爱与恨,作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很容易相互转化。
读完这个故事,墨酱很同情霍小玉,但是,李益后来的妻子们又有什么错呢?偏遭受没来由的惩罚?给霍小玉造成悲剧命运的,从人性上说,是贪婪。霍小玉祈求嫁得良人,而李益一心想娶高门女;从社会根源上说,是唐代的门阀制度,门当户对的尤其讲究在婚姻上。
也许,霍小玉如果生活在今天便会懂得: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
可叹,爱情本应该是美好的,而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结局却充满了恨与报复,让人看到爱情残酷的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