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发展 >> 正文 >> 正文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

来源:风动 时间:2024/9/1
作者‖木兰坠露入山和出山都是失去重量的,一进一出,收获的大概是像冬天的雪吧。雪一下,天地苍茫,人也轻飘飘的虚无。在山间,人是清明的,向内而生的。由内而生,出入的是山,羡慕的是心。就寂静了,就有了禅味和修仙气象了。只是,我不修仙,单只修心。你看那些树枝,有枯枯的,有长满的叶的,粗粗细细或疏影横斜,或扭曲盘旋。投在地上的影子,若是可拈笔而描,那大概是最有风情的,天然不加修饰。如若不蹲下来细细观察,很难窥见和感知到它的精髓和气味。小时候读丰子恺的《竹影》,其中有一段描写孩子们借着月光,竹子的影很清晰地映在地上,他们在水门汀上描竹的影子。时隔多年,我仍对这画面念念不忘,那该是多么美的风动影摇啊!或许我又只是那般地珍惜着这样天真的浪漫情操。从孩子身上,看到的最纯澈的对于美、对于艺术的发现和感知。我曾画过很多花草山野风景,搁笔时总爱写一首诗附在上面。后来在书中无意间读过一首宋汤恢的《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读来尤爱“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这一句。我也是羡慕着的,总会想起梅妻鹤子的林逋,绿云冉冉,红雪霏霏,他们是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只一句:不如归去。那时候,荼种花盛开,布满了十里山谷。我也想入山,幻想枕着青山而眠,那会不会听到青山强烈的心跳呢?那是一生里藏着的天真美好。一浪一浪得,像个回音谷,涌入心底。当青山凝重沉思起来,我也和诗人一样羡慕极了,它们静静地矗立着,不管山的那边已经开始沸腾起来了,也不管下一刻是得动还是海啸。它们有一颗修寂的心,若是在自己的世界,就不会被打扰。山之境,是柔和的。就像开了一树花,旺盛且极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欣喜地对他的伴侣说:来,你站在树下,我帮你拍张照。我笑望,望着望着吃了,醉了。这才是羡慕,羡慕山的柔,山的思维。有朝露,有溪流,风一吹,流水泛起了微波。吹皱了的,是流水的笑,山的境界,人的心境。写在片尾:我曾想,什么才是山之境?山之境界,是情怀到来,深达心底。我念念不忘描竹影的孩子们,那天真的浪漫触动了我,想到树枝上有心人挂上的铃铛,就这样被我无意间挥过的衣袖带得清灵灵一阵脆响。你是否也曾有过一个世界,是属于青山的,属于自己的,无关于修仙,只是修心。原创文字,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作者,盗文必究。喜欢点赞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