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发展 >> 正文 >> 正文

佛理,何谓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来源:风动 时间:2024/11/7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此诗载于《五灯会元》(卷二),宋释怀深作。诗里全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字,然组合在一起,却意境悠远,读之令人倘恍迷离,似懂非懂,不说还有,欲言又无。“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可以译为:感觉风动,是自己的心在摇树;看到云起,是自己的心性起尘。或者为:感觉到风吹树摇,那是是自己的心念在摇;看到了云升尘起,那是是自己的心念在起。从修辞手法讲,两句互文。此句不过是《坛经》风动幡动之辩的诗化表达。《坛经》中云:“惠能至广州法性寺,置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风吹幡动,自然现象。既是风动,也是幡动。为何惠能非要说是心动?虽然风吹幡动,可如果专注于印宗法师所讲《涅槃经》的里,还会感觉到风动?还会感觉到幡动?有一种见,叫“视而不见”。生活里,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沉浸于某事情时,人来不觉,物去不知。佛家讲的就是修这个不动之心。“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句,似乎更难理解,不知所云。明:明白,昧:不明白;今日事,即“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一事。本来人,指人的“自性常清净”。惠能大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坛经》,“本来无一物”句作“自性常清净”。自性本来清净,没有“风动”“性起”,现在却要弄明白“风动”“性起”,岂不是不明白本来清净的自性吗?岂不是“昧却本来人”了吗?惠能之语“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意在前句——“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是从正面讲;怀深此诗,则更进一步,意在后句——“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是从反面说。二者次序有先后,惠能言当为所本,怀深诗乃是发挥。二者又异曲同工,宜对照来读,趣味更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