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一个坚持诵念上百万遍准提咒的人写文章分享,他说通过长期的诵念,他的心态比较平和起来,性格也越来越柔和,同时慢慢地开始扩大自己的心量,从自利的习性慢慢往利益他人的方向转化。最后,其提及思维的散乱问题,通过诵念,他不再胡思乱想,克服了思绪纷杂无章的弊端。关于诵念,这般的体悟,确实非常地切中要害,在我们的人生中,之所以负面情绪或负能量充满,原因就在于总是喜欢胡思乱想,以致毫无精进和缺失道德上的提升意愿。如果你下定决心去做利他的事情,你持之以恒地去诵念准提咒或其他有益身心灵健康的经咒,所获得的收获,就是修行的价值所在。有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太极禅书法的实践,难道仅仅是一种兴趣吗?如果我回答你,确实是因为兴趣,我才那么得乐此不疲。我的这个回答算不算正确的呢?实际上,用这样的回答,依然没有讲到要领之处。真正能让我持之以恒地坚持书写下去,首先是建立在“顿悟”上,就是说,先决条件就是有了那个顿悟的过程,我才愿意踏踏实实义无反顾地去从事太极禅书法的实践。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的兴趣会随时改变的,就是说,今天你可以有这个兴趣,明天你又可能对这个没有兴趣了,你动摇了,难于再坚定信念去至始至终把一种感兴趣的爱好玩下去。之所以会改变兴趣,是因为有“我”的存在,这个自我本身就是没有定性的。变化是自然界的本性,不变是对变化的认定。就是说,这个世界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万事万物都要辗转变化,从宏观世界的星球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心随波逐流,在这样的变化中,经常地会出现散乱和烦躁,更为严重的是,你会迷失方向,深感迷茫。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你远离迷失,让你的思维不再散乱?因为人时时处处有选择性障碍问题,你要想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却总有外在的干扰让你不知左右。这个就是选择性失明所在所为。总是处在选择下的那个人就是“自我”的存在,有我才有选择。因为有“我执”,你必然要生活在生死业海里。这个业海就是你累世累劫积累的业障。什么是业障,我们把业障又称之为业力。比如说一个人拥有知识,本身这个一件提升学识的事情,然而,由于人的固执己见,你拥有的知识反过来会限制你的判断,由此你会在这种知识障中顾左右而言他。知识障也是业力的一部分。业力指的是你从事过的事情形成的因果报应所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局限的,由于这种局限,让我们总是会发生选择性失明。判断总会出现对和错,为此,我们这样做或者那样做,都是在思维模式上呈现的表现所在。既然需要选择,就会发生顾此失彼,就会因为不当的选择,而误入歧途。如果不能跳出这个小我的选择,我们永远会在一不小心下犯下罪业,使得自己迷失,会因为造业而遁入因果报应的六道轮回中,或者因此而万劫不复。有没有方法让我们避开这样的选择性失明呢?我们这里说的失明,指的是无明,就是没有觉悟真相,没有明白你造业的根本原因究竟几何?人的最大问题就是自以为是,这个自以为是的后面就是“人为”所在。我们用自我这个人为的身份去认识世界或从事所做的事情,这般,迟早会远离自然而然,会因此远离人生发展的根本大道。与“”人为”行为对立的是天然。我们换一种说法,我们把人为用“有为”替代,那么,天然就是那个“无为”的存在。《道德经》里说,天地视万物为刍狗。在自然面前,他是不跟你讲交情或面子的,不存在人与万物的分别。因此,人为下的有为是人自己做的事情,你再怎么样,跟自然是无法讨价还价的。你遵循自然的规律,便能善始善终。这个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呢?可以说是无为,也可以说是空。前面我说过,我愿意坚持太极禅书法的实践,首先是因为顿悟。我顿悟的就是直达那个无为及空性的存在。我首先认可这个无为及空性,其后,再去通过太极禅书法的实践来验证无为及空性的存在意义,或者说,我进去无为而为的实践,能达到怎么样的一种结果?明白无为或空性究竟几何,就要放下那个“自我”的选择。那么,放下自我的选择,又如何地呈现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呢?比如说,你同样是进行书法的书写,原先人们都是通过人为化地临帖及不断地通过书写训练,最终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及书写水准。如果不再去人为地书写,这个就等同反其道而行之,具体来说,就是要放下临帖式的书写或学习过程。放下临帖式的学习方法,你的书写何去何从呢?会不会变成一种乱写乱画?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顿悟,没有搞清楚自己与天然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所有的行为,本身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由于人过于自我,反而因为小我的局限,让自己失去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好比说不破不立,大破大立。这里的破是一种否定,大指的是从有限走向无限可能,而这里的立,显而易见,就是构成新的现象存在。由于我发现人类存在这种选择性失明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过于我执,而这个我执又受到太多的人为化干扰,最终让人做事优柔寡断,陷入两难的矛盾比比皆是。但是,如果你能突然顿悟万物一体的道理,明白存在着天人合一状态,你就会跳出原有的我执,而进去到那种无为而为的状态。太极禅书法的书写就是一种无为而为的状态。因为我顿悟到法无定法是自然发展的根本性道理,就此便放下了人为化的书写学习,在不假思索下,在心无挂碍下,放弃临帖的各种选择而去心无牵挂地完成我的书写行为。在一种回归自然中,我采用了左右手一正一反书写的方式来融入这样的无为而为书写。同时,我们还要领悟到人体构成的自然现象,我们有左右手,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行为工具,那么,我们要更好地全面地发挥好这些工具的作用,于是,在传统书法单一的书写模式上,我为此还原了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左右开弓,演绎了一种太极禅运动式书写方法,为此让我拥有了更灵活更广泛的书写空间。说到这里,还是要讨论一下有关顿悟的话题。在六祖惠能的故事里,有一个顿悟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透过这个偈子,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为什么说这首偈子是一种顿悟下的感悟所得?这里的重点在于说明“无一物”。你理解了无一物,就明白诸法空相,诸行无我的道理几何。人之所以我执或烦恼,首先要看他对这个世界如何认知的,如果他把所见所闻都当成真实不虚的存在,就会活在患得患失当中。因为有患,故而迷失。六祖惠能用他的体悟,说明这个世界是虚幻不真的,是梦幻泡影,没有必要去执着。六祖惠能所言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在动,一切昭然若揭,给予我们大彻大悟的人生启迪。故而《金刚经》里有句通天彻地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理解这句话,就要从明白那个无一物开始,如果你顿悟了无一物,就能明白万事万物虚幻不真的本性,这样,你活在当下,就能领悟心无所住,心无所依,心无所得,就知道应无所住究竟在讲什么,要求你怎么做才好。好比《金刚经》所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去理解这句话,就是放下执着,顺其自然。因为你总以为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于是就活在执着里,因执着犯下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习气,这些都是业力的使然。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个不立文字中的不立,言外之意,就是让你不要执着那个“假象”的世界存在,这个不立文字并非不要文字,不然,浩渺的佛经又在跟你讲什么呢?这个不立,就是要你顿悟那个无一物,顿悟到那个无一物,你就能明白道家那个无为无不为在表述什么,更能明白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欲为何。老子的“道”,又在意指何方神圣?因为顿悟到这个不立,所以,太极禅书法的实践,也是本着这个“不立”而作为的,这个就叫无为而无不为。简单说,你无为了,反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做到了许多别人做不到的成就。在道家和佛家思维模式上,充满了辩证法。所以,我在表述太极禅书法上,经常要辩证地说明自己这个顿悟所在。这个顿悟所在如何地通过太极禅书法的实践来体现功用呢?就是我们如何说明这个无用之用呢?前面已经说过,太极禅书法的实践就是不假思索心无挂碍地去书写,你拿起笔,无论和右手顺时针书写,还是左手逆时针书写,你都不要考虑你该怎么样去书写,只要做到无我忘我地去书写,你去书写什么内容,那又当别论,关键是你采用无为而为的书写,自然而然地书写,写到最后,你的收获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种收获,我称之为“无所不为”。太极禅书法所拥有的最大收获,就是不去执着这些收获,通过书写,去领悟道法自然的本真所在。无所不为,本身意味着你能做得更好更多更加地了不起。在此,你能够完成更具特色的创作,你能创造性地创作出层出不穷的书法艺术作品。关键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因为心无旁骛,由于你的坚持和付出,最终你必然创作出功力非凡的艺术作品,而且你不再会犯选择性失明错误,你只会义无反顾地去书写,进入真正的艺无止境的创作状态。由于忘我和不加选择地书写,由于你的顿悟,不再执念那些是是非非,美丑善恶,你跳出了束缚和局限,本着成住坏空自然而然的本性去作为,心底敞亮,那种收获,就是你内在精神充实的法喜成就,在这样的书写中,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一切由心造,将你那颗心纯净下来,如如不动,走向寂静涅槃,还有什么能达到如此美妙的境地啊!书写,回归自然下的书写,这就是顿悟法门能够给予我们的全部。说到最后,这边是顿悟下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那么,我们的书写及书写内容又何去何从?有关决定书写什么内容,似乎又让人陷入一种选择的难题当中。关于这点,我曾经在谈论有关“冤亲债主”的问题上,涉及到书写内容这个事情,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无意间使得我们的问题又上升到崭新的高度。太极禅书法是一种书写的形式,那么,必然要面对可以书写的内容问题。要写什么内容?你书写的内容跟太极禅书法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吗?是不是跟你的顿悟法门有关联吗?在选择上,人终究会有所选择。静下心来想一想,忽然想到宇宙能量不期而遇会和我有个约会这档事情,心下再次恍然大悟,并由此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有着某种时间轴上的特殊使命,或传道,或传播佛法,或宣传上帝的法旨,或励精图治来完成儒家的治国安邦之宏图伟业!太极禅书法,其书写的内容,绝不是那么随便的选择就可以一锤定音的,或许,通过延伸其论述,其可以贯通儒释道的文化精髓,直到融会贯通,让你前后上下开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你活出一个圆满的人生。关于太极禅书法书写内容蕴藏的无上玄机,且听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