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资源 >> 正文 >> 正文

诗歌语言类具体题型

来源:风动 时间:2023/5/16

一、炼字型

题型1:指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炼字”角度加以赏析

题型解说:解释词语,并从手法、作用方面分析。炼字型答题基本模式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1:解说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点明所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练描述景象或简要分析技巧的具体运用。

步骤3:点出该字描绘(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参考答案:“卷”有席卷之意,汹涌的波涛顷刻间卷向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有怒吼之意,雨声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解析:扣住诗题“骤雨”,“卷”与“吼”分别从“视觉”与“听觉”来写“骤雨”的声势,按三个步骤组织答案即可。

题型2: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再从“炼字”角度加以赏析

题型解说:先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再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参照题型1)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宋]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怡然悠闲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写的是飞行动作却呈现出静态画面。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由近及远、动静结合的画面。

解析:在第三联中,“拳”和“退”分别处于关键位置,“拳”字绘白鹭睡眠之形,“退”字状鸿鸟在天空中飞行之态。

二、炼句型

题型:赏析句子

题型解说:赏析句子要答出其所运用的手法、描绘的画面,以及带给读者的感受。炼句型答题基本模式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步骤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步骤3: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南北朝]萧纲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注]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参考答案:①用白描手法写景。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②精于炼字。“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

解析:“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清新明净的图画。凉风习习,拂动了室内帘幕;飒飒细雨,交汇成道道细流。幕布冠以“轻”字,轻柔之状可见,意在衬出风之轻微。不说风动帘幕,却着一“绕”字,足见炼字之妙,生动地传达出微风拂煦的状貌。“麦雨”暗点节令,是麦子将熟时节。“溜”,水流也。写雨,偏不从正面入手,却从细流下笔,可见构思之巧。此二句纯用白描,设色淡雅,无一奇字,却极精确、传神。且两句对偶,自然工整,却不失生动流利,成为本篇熔情铸景的精美清新之佳句。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宋]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平淡闲适之情。

解析:本题是赏析诗中的名句。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语言风格型

题型1: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题型解说:就作者的语言风格特点展开分析。语言风格型提问方式较灵活,可不必套用前述答题模式,但一般还是先定性-确定其风格特点,再根据提问的内容进行分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修辞用得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用比喻手法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山水的美丽可爱。又如“送春归”“和春住”,用拟人手法写出对春光的依恋。②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把江南的青山秀水想象成多情的女子。又如“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新丽”一般体现在绮丽的辞藻、巧妙的修辞、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等方面。这首词比喻生动新颖,用词也十分秀丽。词人把明澈的江水喻为美人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眉眼盈盈处”一句,既指江南的青山秀水,又暗示那儿有自己盼见的人,一语双关,贴切巧妙。下片“送春归”与“君归去”连接,用拟人手法将春写活,风趣俏皮,极富奇思妙趣。解题时要紧扣诗句分析手法及其作用。如点明诗中的修辞手法,山水的清新秀丽。

题型2:比较诗歌的语言风格

题型解说:比较诗歌的语言风格,需要分别答出语言特点。

插田歌(节选)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本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本题是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插田歌》是民歌,语言浅显易懂;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文人之间的唱和之作,语言富丽精工,用典精当、贴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