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资源 >> 正文 >> 正文

九一八后几个月,浙江为何有这么多抗日

来源:风动 时间:2023/8/6

-09-:5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黄宏李鹏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7周年的纪念日。说起抗战和杭州的联系,人们常会想到两件事:笕桥空战,今年年初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就有这内容;另一件则是杭州沦陷。

已阅君今天要聊一件少有人知的往事:“九一八”事变后几个月,浙江就有一支军队,和日军浴血奋战过,还有大批将士阵亡;五年后,更是出了“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这样的英雄事迹。但这支部队,却被不少人遗忘了,已阅君今天要来聊聊他们的故事。

中国最早的抗战纪念碑,在杭州!

浙江有很多“中国之最”,其中一个便是:中国最早的抗战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在湖滨音乐喷泉附近,碑上一名胸挂望远镜的指挥官和手持步枪冲锋的士兵,凝成青铜塑像。和这纪念碑相关的,是位于松木场的西溪路上,有一座石牌坊,上面题写着“浩气长存”。

它们记录着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还有一群不能忘记的人:陆军第88师淞沪抗战阵亡将士。

西湖边上的纪念碑

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因为名称中都带着“淞沪”二字,人们常会把它们搞混淆。淞沪抗战发生在年1月28日至3月3日,离“九一八”事变只有几个月;淞沪战役则发生在年8月13日,是抗战中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两者前后相隔5年多。

这两个纪念建筑,纪念的是淞沪抗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落成于年,离抗战全面爆发的年,还有两年。

另一个原因,则是陆军第88师既参加了淞沪抗战,又在5年之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就来自这个师,后者几乎国人人人皆知,就更容易混淆了。

已阅君接下来,就要聊聊他们的故事。

他们打破了“逢战必败”魔咒

有件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正是88师和与它配合的部队,使日军遭受了自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首次惨败。

这是怎么回事?已阅君慢慢聊来。

年1月28日,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关东军由长春出发,进攻哈尔滨;在上海,当晚日军突然在闸北的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后者被称为“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英勇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

2月14日,中国陆军第88、87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合编为第五军,张治中为军长,率军赶赴上海前线,驰援十九路军。

88师开赴战场

这时,在激战数日后,在2月5日,哈尔滨已告失守。

88师是驻扎在浙江的部队,师部设在杭州的梅登高桥,离已阅君所在的浙江日报社不远。这支部队,绝大部分士兵是浙江人,师长俞济时也是浙江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师当时只有两个旅、四个团,而当时军队普遍是一师三旅、一旅三团,一个师有九个团。虽不满员,88师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因为它是中国当时最早的几个德械师之一。

淞沪抗战老照片

2月16日,第五军赶到上海;2月20日,近2万日军猛攻上海庙行镇,试图打开缺口,北攻吴淞,南围闸北,88师负责守卫庙行周边。日军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地面更是炮火猛烈,88师的工事大部被摧毁,官兵伤亡不断增加,但仍顶住了日军的进攻。

日军打了两天,十分疲惫。2月22日,中国军队分兵几路,包抄合围日军,当天傍晚时分,守卫庙行的88师,开始反攻,战斗到晚上10时,日军溃散。

这次战斗,歼敌余人,被称为“庙行大捷”。这次大捷,是日军自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首次惨败,打破了当时中国逢战必败的魔咒,当时非常振奋人心。

战况之激烈,听后人怎么讲

后来在回忆录中,张治中哀痛地说,这次胜利是“以我官兵作战之勇,牺牲之烈的滴滴鲜血所写成的”。

88师损失最为惨重,排长以上各级军官,阵亡66名、受伤名,阵亡士兵高达名,伤人。现在,在杭州松木场的那座石碑坊后,有一堵黑色大理石的墙,上面镌刻着的多名88师阵亡将士的名字。

在杭州,现在还有88师将士的后人。温州永嘉人卢志豪的名字,就在那座石碑上,他牺牲时,侄子卢文奎刚满1岁。

卢文奎说,叔父牺牲后,是他父亲将遗体从上海运回永嘉的,当时县政府派人到码头来接,家人和很多乡亲都去了,码头上哭声一片。

杭州西溪路的石碑坊

浙江省档案馆藏的《陆军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烈士传纪》中,还有更多故事,上面提到一位名叫乔俊卿的勇士。

根据记载,在庙行激战第三天,“敌人坦克群轰隆隆来到战壕中,大家都埋伏着不敢动。但乔俊卿忽然站了起来,扔掉钢盔和重装,提起4枚11斤重的炸弹就跳出战壕,带着我埋伏在一棵老树下。”

等敌坦克靠近时,乔俊卿突然扔了两枚炸弹,看到有一颗没炸后,“他立马大吼一声,跑到坦克背面,命都不要了,直接拎着炸弹往坦克肚子底下钻”,突然“爆声撼天地”。

遍地废铁,地上满是弹坑,空气里全是血腥味,老树上挂着一片片肉屑。

战后,乔俊卿70岁的老母亲从远方赶来,想要收敛儿子的遗骨,他的战友们将她带到那棵老树下,此时附近的花都开了,蜜蜂和蝴蝶在丛中乱飞,树上也开出了紫色的丁香,当老母亲在树下恸哭时,“突然间风动花飞,紫色的丁香纷纷飘到她眼前,就像是烈士之魂在安慰老母亲一样……”

这群浙江人,为何少有人提及?

88师的官兵,大部分是浙江人,又驻扎在浙江,阵亡将士自然要归葬杭州。

战后,浙江百姓专门在杭州松木场设立了墓园与牌坊,一部分阵亡将士的遗骨被安葬那里。

年2月,杭州湖滨落成了专门纪念阵亡将士的纪念碑,这是中国最早立的抗战纪念碑,当时被命名为“一·二八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

这里用“淞沪战役”这四字,是因为没法未卜先知,立碑时不知道在2年多后,在上海还会爆发另一场大会战,而史家又将那场会战命名为“淞沪战役”或“淞沪会战”。

88师的这批阵亡将士的事迹,之后少有人知,甚至关于抗战的电影、电视剧或小说,都少有人提及。已阅君甚至曾在网上看到,有位家住上海庙行的朋友问:什么是“庙行大捷”,他从小就长在庙行,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事?

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电影、电视剧或小说,题材绝大部分集中描写年“七七事变”后的战事,对之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