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河流,拦住了记忆,悠远的脚步声,声如乐曲,回荡在记忆的小路里。
我是第三次参加温州古道乡愁之旅,目的地为温州的西藏、尼玛堆、一鸡鸣两市……。
年5月20日上午,适合的天气、适合的伴侣、适合的我……。
离永嘉县城七十二公里的原张溪乡南正村,有着多条古道,最著名的应该是永黄古道,古道痕迹尚存,沧桑依旧,只不过已是草木深深……。我是走在与之相接的龙潭古道
龙潭古道之下,有一条深不可测的峡谷,名为洋宗坑,据楠溪青鸟介绍:洋宗坑峡谷起于里上坑村,峡谷幽深峻峭,龙潭甚多,还有龙骨、龙蛋等珍稀景观,但可怕的是蛇虫经常出没,故而小时候父母都不同意他们进入这峡谷。
惴惴不安中,我与楠溪青鸟劈荆斩棘,深入峡谷上游,站在约五十米垂直高度的石壁上,外侧难以见底,唯见两条水流,据称曾是雌雄双龙游过的痕迹;内侧则是幽幽的深潭,直通东海,现掩隐于荒草丛中的龙王庙城墙尚在。
远古时代,深潭之中,曾是龙王居住之所。唐末,南正建村,污水直排峡谷,玷污了龙王清修,故而龙王另辟蹊径,飞到南正尖山顶……。传说归传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先民肯定是很懂得环境保护之重要。
龙游痕迹
龙眼犹在
沿着龙潭古道缓缓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旋见一颗遒劲的松树从石缝间横空出世,既如孔雀开屏,又如麒麟腾挪,令人惊叹于世!
如果将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寓意这颗劲松也是最为恰当不过的!
离松树不远处,一大一小两条瀑布飞跃交汇,当地人称之为情侣瀑。瀑布顶端,树龄三百余年的四颗枫香树和一颗断头的沧桑柳杉兀立村口,寓意五子登科,枫香树旌天蔽日,默默地护佑着南正村村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古树名木之下,有多处庙宇,虽没有雕梁画栋,但也是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特别是那古朴风格的四方木屋内的戏台上,城內之人卻是聞所未聞时古箱等戲具一應俱全,可惜庙宇应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坍的危险,望能善之保护。毕竟这小小的村落还是出了一位名人,受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年5月1日,是老民兵潘泰烘终生难忘的日子,他与全国的近名民兵一起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参加五一观礼,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还受奖得到了一支半自动步枪,他兴奋异常。
南正古村虽已被现代文明所同化,村内高楼林立,公路蜿蜒,但发绿的古道、阅尽沧桑的风水树与风雨缥缈的老宅却也能勾起童年的涟漪!
古道虽美,但这次乡愁之旅的最终目的的却是南正村的南山。南山,其最高处称南正尖,古称南镇顶,位于永嘉东部张溪乡南正村;岭头乡北黄山村与黄岩分水岭地带,海拔米,为永嘉第三高峰。
从南正村步行南正凹约一个小时,如果开车,则二十分钟左右。南正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据温州府志记载:广福寺建于梁贞明间(公元年),宋治平间(公元)赐额。寺内香烟缭绕,雾霭透天。寺庙曾数次重修,现寺庙内尚保留四块断裂的石壁,还有一块不知散落何处?如果冥冥之中能寻得,则会构成完整的清光绪年间的重修盛况!
今如今广福寺红色屋顶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供奉着齐天大圣等尊神
广福寺西墙外,一石酷似乌龟,头朝南山,傻傻地等待着孙大圣带来如来佛祖的回音,可惜寒来暑往……!
穿过广福寺,东墙外,米余宽的条石古道直通山顶,古道两旁,柳衫成荫,凉风习习,其实我们已经脚踏两市。
一直以来,南正尖古道是不允许女人涉足的。传说:二十余年前的一天,一名妇女沿着古道上山,众人看见她的头顶有一朵黑雾笼罩,一位老奶奶见此情景,当即跪下祈祷:大圣保佑,她是过来修行的,请您放过她吧………!果然,该妇女头顶黑雾向南正尖方向散去。从而,南正尖古道破除禁忌。真的是善哉善哉,大圣慈悲!
直上高峰万象春,云山风月可追寻。镛音敲断黄昏后,惊醒婵关梦里人。一路漫步,鲜花绽放,梵音缭绕,心绪安宁,累了可以坐于亭内论古谈今,八卦奇谈怪论……。
传闻,广福寺开光那日,一蛇在南正尖齐天大圣庙内的烛台间缠绕盘旋,不怕生人,众人皆奇,约一个小时后游进放置贡品的篮子里才不知踪迹;遇到大旱季节,村民往往捉蛇祈雨……。
半个小时左右,当走到道路分叉口,这儿设有一个路牌,左上方金山顶字样,右边有南正顶、龙潭字样。金山顶属黄岩地界,与永嘉南正顶有路相通,但最佳景观集中在南正顶上。
为了不错过金山顶风光,我是沿着左侧古道上山,十余分钟,即到达天门洞,所谓的天门洞,其实就是山体崩塌后,石壁与石壁间留出的仅限一人而过的缝隙。
金山顶大圣殿面东而建,背靠龟裂的石山,有风动石、海豚石、仙桃石等景观石簇拥拱卫,显得格外神秘。
站在大圣殿前,西望群山连绵,仙雾缭绕,黄岩富山水库犹如碧玉镶嵌,凸显大自然风光无限。
登上石山东望,旋见异域风光旖旎,有人称之为温州的小西藏,也有人称之为尼玛堆……。
路过黄岩人修建的天坛,原来是练习南派太极拳的露天武馆。可惜的是武人愚昧,太极拳讲究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被破坏殆尽,也与温州古道的乡愁精神背道而驰。早年我来的时候还是原始状态……。
南正尖永嘉境内,椭圆形的山顶上,风化剥蚀的土层深厚松软,行走其间,犹如塑胶地板,轻松自在。特别是沿着不知起于何年堆积的长城状石梁边行走,我仿佛是走在月亮的表层,身轻如燕,灵魂出窍,飘飘欲仙!看看石块已与山体融为一体,我也曾与一起体验的楠溪青鸟讨论:起于何时、究竟何用?真的无法考证。
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隆起的火山石,经历了寒风酷暑、风霜雨雪的洗礼,锻造出了一块块千奇百怪的造型,任凭你脑洞大开,也不能穷尽一二。历代旅人的虔诚祈祷,堆积起来的心愿磊石唯妙唯俏。真的是满壑岚光透壁峰,名山到处有空硐。低林一带清幽景,秀色凝眸似画中。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秽渣污泥終归去,叠岩坦然立山頭。
云岭深深
观音座莲台
天牛进山
金鸡报晓
神龟驮山
不知不觉,转入南正尖陶洞丹室,又称狮子洞,在五六块10余立方米的巨石下,石顶仅有一片薄土,为陶弘景修炼驻足处所之一。
钻入天聪洞,冷飕飕,据楠溪青鸟介绍:有福之人仰头还可以看到天眼,看到七星八斗,看来我是有福啊!竟然看到多只天眼哈哈。又有传言,洞内套有葫芦状洞穴,早年曾有小孩钻进套洞里,洞穴幽深静谧,不知连接何处。其实这也很是符合道教文化主旨。
天聪洞龙潭外岩壁之上有石刻神像三处,高约30厘米,年代无法考证
天聪洞,传言大圣孙悟空就是从这石缝里出世的。农历六月初一那天被认定是孙悟空的诞辰之日,附近居民家家户户供奉的主神也是孙大圣,跟四大佛教名山一样,南正顶成了孙大圣的道场,每年六月初一,南正顶举行庙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会把这里挤的水泄不通,有的人还会早几天过来,睡在满山的石头下,争先恐后要给孙大圣上香。所以南正顶方圆几公里之内就有悟空寺,齐天大圣庙,广福寺等七八座寺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圣山南正顶,名不虚传。
岭上空硐别有天,相傍弘景隐修禅。白云丹室依然在,道是人间却是天。
二个多小时的南正尖体验准备下山,忽见齐天大圣庙宇下方,一对雌雄狮子服服贴贴驻守空旷山野间,确见佛法无边!
作者闲云野鹤蒋长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