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介绍 >> 正文 >> 正文

附石盆景风动式垂柳式树冠枝的造型

来源:风动 时间:2025/1/21
附石盆景另外还有风动式枝和垂柳式枝的造型,这是两种特殊树冠枝的造型。风动式枝的造型采用以扎为主,剪扎结合的方法,不求成片,动势为主。风动势枝因风的作用,枝的方向均向一边飘去,枝的造型分迎风向枝和顺风向枝。迎风向主枝出枝不宜太长,侧枝(含小主枝)每枝都应攀扎,使之成向着风吹去的方向作弓弧形弯(即弓背顶风),每枝弓弧弯的大小、跨度都不样。这主要看枝的粗细和位置而定,粗枝弓弧可小短,跨度大,细枝弓弧可大长,跨度可小,树冠上部跨度可稍大(弧度小)中、下部枝宜短(弧度大)。弓弧做成以后,枝要短剪,促发剪口下1~2枝,剪的位置各枝也不相同,有的在半弓弧处剪,有的在全弓弧处剪。待新萌之枝长成以后,对新枝又行向风吹方向做弓弧,这时枝背(上方)芽发出的枝弓弧应稍大,而枝腹(枝下方)芽发出的新枝弓弧可小。如此几年做弓弧,则枝皆成顺风姿态。树冠项部生干也应逐节做成弓弧弯,弓弧的跨度可稍大,孤度可小些,迎风一侧的布枝可稍密,有时可重叠,但疏密不要均等,树冠中部可密,上部和下部可稍稀。在做弓弧时,弧的平面可做成竖平面,也可做成斜平面,少数做成水平面,这要看枝的位置和风势而定。树的顺风一侧,应先将各主枝拉平或逐节拉平,使之成顺风状,再短剪各侧枝。待剪后新芽萌发时应进行一次抹芽,仅留1~2芽长成枝,对枝进行攀扎,使形成的弓弧成顺风枝,顺风势一侧枝不要太密,但应稍长,使形成飘然之势。垂枝式枝的造型:这里有三种情况,一种如三春柳和璎珞柏、探春、金雀等枝条细软而长,叶亦小,可做垂柳式树冠;另一种如垂枝梅、倒槐,枝呈拱形下垂的树种,可做成雪压式树冠;还有一种如三角梅,自然枝并不下垂,通过人工攀扎使成蟹爪式垂枝,也可表现雪压式树冠。对于第一种树,在主干、主枝培养成型后,对已老化之斜生侧枝进行攀扎,使之成拱形下垂状,这样其上新萌发的细或纤细枝则可自然下垂,只要肥水供应充足,下垂之枝就可下垂很长。一些短枝可能不能自然下弯,可用细金属丝攀扎使其作下垂状。第二种树,枝有弓弯下垂之性状,只需对弓弯下垂段进行短剪,以扩大树冠,调整垂枝疏密和长短,即可形成垂式树冠。对少数枝条上扬者,可用金属丝攀扎,使成下垂之势。第三种在鹿角枝序的基础上,将各侧枝进行攀扎弯曲,使之呈拱状下垂,在下垂段留3~5厘米短剪,待芽街发后,选留1-3芽使成枝,其余芽抹去。新段也要扎蟠弯曲,使成蟹爪状下垂。如此一节一节延伸下垂,使可形成立体的下垂枝群,蟹式下垂枝的长短应有参差、疏密,长短应根据树冠造型的需要而定。南方因水热条件优越,一年可短剪攀扎2-3次,北方速生树种可修剪攀扎1-2次。这种蟹爪式垂枝树冠虽然也很美观,但因枝条粗壮,造型规则,没有三春柳、璎珞柏的垂枝式树冠自然飘动,极富风情。以上我们介绍了几种树冠造型的方法,北派树冠的形成是由枝片的有机组合而成,而南派是由截干蓄枝法形成疏散无定(或有枝片状)树冠,风吹式、垂枝式树冠则以剪扎结合的技艺形成。这是南北两派系盆景造型技艺的结合和创新,也是师法造化的成果。这三种技法均来自自然界树冠形态的启发。北派是根据松树枝片成层性的特点而创造出来的,而南派是根据阔叶树种树冠的形态而创造的;垂枝式则是根据柳树形态以及树木被雪压的形态,风动式是风吹树枝而形成的暂时的形态而创作的。因此,它们制作的树冠都有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松柏类树种用攀扎做枝片的办法,而杂木类树种用截干蓄枝法。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用截干蓄枝法也可用在松柏树种上,但截干逼芽应在有松叶的枝段截干,逼出隐芽,用这种方法可收缩主枝长度并使主枝上多长小枝,使枝片丰满。而采用攀扎法做枝片对杂木造型时,枝片厚度可以加大,枝片面不要相松树片面那样平整,而且在树冠内大枝片,使枝片排列参差不齐。上下枝片之间的间隔有疏有密,疏处上下技片可以分清,而离处则上下技片重叠,界限模糊、这样就可显示杂木树冠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制作附石盆景时,应当根据树种特色和自己的风格去选择和创造,不要为模式所困。至于主枝或枝片在主干上是平出或是斜上科下出,这也要根据树种和树冠造型的需要以及制作者的个人风格,但在-般情况下,树的下部可下斜伸或平展中部枝和枝片可平出或斜上伸,上部枝可斜上或平伸。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上下枝全部平出,形成许多长而平行的线。因为这种出枝比较机械,而且也不美观,节奏也不够强。关于树冠的疏密,这是个人的风格。疏者空灵、秀气;密者厚实,但密的树冠应有通透之处(窗式空白),才有立体感,要记住“计白当黑”的含义。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本人撰写,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请您多多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