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在动
事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人心一动,有了善恶美丑之别,若在事相上分别不休,就有了迷人的娑婆,悟者的净土。不论是娑婆还是净土,都是当人心灵世界的觉察,于事物本身来说,觉察与否本无变化。因此,有言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法界无心,因人故有。?
当一个人烦恼的时候,这个让他烦恼的事会觉得很真实,经历过后再反观所发生之事,本无实际,只不过是心中的一个影子。此时虽有觉察,犹如雁过张弓,为时已晚。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若已轮回,在谈出离轮回,犹如梦中人说梦醒之事。
所谓修行,就是在烦恼的当时,觉破烦恼相,正在经历一切事,犹如未曾经历一样,念念无住,称之为”无念”,也叫”无欲无求”。如果以为修行是断除一切欲望,一个念头也没有,死在没有念头上,这就不是活佛。
在最初阶段,也会让人一个念头也没有,只有在不妄念乱动时,反而会容易体认到了了常明的无相真心,本来在当下寂然常照,不论是妄念还是正念,都是自心妙体所起的现象。到这里也就有了悟后保任的说法,因为还有习气不断翻出来,不保护真心,就被妄习生妄习的妄念,污染了自性。
要说自性,本来清净无染,不是说想污染就能污染的,无奈认假作真,以幻当实,因此缘生了种种解脱法门,皆是对根当机之教。
到这里我们也发现了,说长道短,无非是一心之事。说圆道扁,无非是一心得以行之。心若不动,无有心事。心若不行,哪有此言。
古往今来的圣贤,皆是说自家的心事,此心此事遍含万有,无有不以此而名之。一大藏教,千经万论,都是揭示真相的指示,其实体,是读经看教的人。真相无相,本来大白于天下,实体无形,莫不以相而示之。
吴佳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