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上周六,首届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开幕啦!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花见花开......
△首届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开幕现场
作为第一届的“带头儿老大哥”,亮点颇多。
其一,名字。一个“懒”字,“倒逼”城市化进程、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门类,未来诚可期。
其二,流量。“山争哥哥”徐峥来啦!“脱单成功”郎朗也来啦!还在现场演奏钢琴啦!
△为“山争哥哥”打CALL
△“脱单成功”郎朗在开幕式现场演奏
其三,网红。有了明星流量、上了热搜,再加上“新潮装置”、“浪漫取景”的一个个打卡点,变身“网红”指日可待!这里的网红并不是一个什么贬义词,“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打动人心”,让非常精致、完美的展陈落地实施,让大众可以更多的走近艺术又有何不好?
大地艺术季关键词
山、声音、共生
本届艺术季主题为:把艺术还给人民。
分为三个版块:《我从山中来》、《大地的声音》、《村落共生计划》。
39组艺术家,41个作品呈现ing。
第一部分:我从山中来
把艺术放在重庆武隆的乡村,用山里的泥土、泥土里的蔬菜、蔬菜周围的竹子、竹子前的老屋、老屋里的村民、村民丢弃的废旧木材,以及山雾、晚霞、季风、大地、山峦等作为艺术的载体和现场,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人们——我从山中来。
△浅井裕介《大地从天而降》
令人震撼的壁画作品,出自擅长运用泥土作画的艺术家浅井裕介之手。
既然是“大地艺术季”,自然要与大地零距离接触!
以泥土为颜料表现的是对土地对生命的尊重,不同土质比例调制出来不同的颜色感知到的是泥土有着自己鲜活的话语,自我情感在创作过程中,所画的生灵万物诉说着大自然中的灵动与和谐。
此次艺术季中,艺术家通过采集武隆泥土,经过晒干、碾碎、调和制成19种不同的颜色,在懒坝苔藓博物馆15米高的穹顶上,同前后到来的40名志愿者共同绘制出一幅充满灵性的大型壁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令人感动,一切都是那么地温馨而美好。
你被折服了么?!
△松本秋则《竹音剧院》
67岁的艺术家松本秋则与76岁的当地竹编艺人齐心合作,用竹子编织出光与影的交响曲。
发声的物件与镂空的竹编穹顶,当传统与新意发生碰撞,通过声音、光影、重叠、交错等方式,迸发出当地生活气息和乡村之美的火花之声。
听,是谁在歌唱?
△吉尔斯斯图萨特《漂浮的岛屿》
△吉尔斯斯图萨特《老虎机餐厅》
艺术家吉尔斯·斯图萨特在本次艺术季主要有两个独立的艺术餐厅组成。
——《漂浮的岛屿》和《老虎机餐厅》
艺术家结合重庆风土人情及特殊的饮食文化,使用中式食材研发,最终为大家在这两个独立的艺术餐厅内呈现由当地食材完成的经典法餐。
在这里用餐,感知食物来源于自然的馈赠,感知人类自身对自然的威胁。
△托马斯·丹博《爱的小径》
哈哈哈看到的第一眼,真的好萌^^
《爱的小径》是艺术家托马斯·丹博驻地创作的作品。
作品材料都是废旧材料再利用哦~
无一不在暗示人们美好的自然家园,正在被城市化进程逐步侵蚀。
人们必须要更加珍惜宝贵的地球资源。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心跳博物馆》
△卢克·杰拉姆《月球博物馆》
第二部分:大地的声音
可以一睹众多知名公共雕塑艺术作品风采的部分。
以山间的流风静露为时间的刻度,以融合的声音注入观者心灵,还大地之声入耳,沁大地之音入心。
△陈文令《别开异境》雕塑
光滑镜面般的材质和鲜红的小人形象与懒坝青山的环境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再坐上雕塑,更生出一种魔幻又陌生的情感来,这就是艺术家陈文令的《别开异境》。
划重点:树干上垂下的技叉具备了座椅的功能,观者可深入雕塑其中,使其与作品成为一体,这就是公共艺术的魅力所在。
△黄玉龙《天地》雕塑
“看,是灰机鸭”。
其实艺术家黄玉龙创作的《天地》作品,其动态源于释迦摩尼的动作,意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艺术家弱化甚至消失了人物的脸,只让形象保留在卫衣和动作本身,更单纯的传递情感。
“老子最牛B”哼!
△张超《呼唤》装置
别看外面就是一圈竹子围起来的圆柱体,里面可是别有洞天呢!
像雪一样的白沙石纯化了整个空间,正中心是一个方形的洞,在白色的映衬下洞显得很黑,洞口上方悬吊着一个水泥方体,方体与每一根竹子之间用线相连,好像这个水泥方体刚从洞里被竹子拉起来一样。
划重点:当你用手去拨动线的时候,整个空间都会有铃声发出!!
△邓筱《膜》装置
这件装置作品,形成了一条神秘而深邃的通道。
重点是:人可以走进去!
在这样一股无形张力的包裹下,人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忽大忽小的重力感,可以从触觉、听觉、视觉等去感受作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戴丹丹《矩阵之祷告室》装置
△景育民《树影》风动装置
△临时小组(丁雪微、位昂、徐子薇)《透明荒野》装置
△唐勇《土地》装置
△田禾《水》雕塑
△高孝午《宠神-狗》雕塑
△于凡《包裹的马》雕塑
第三部分:村落共生计划
△樊俊言《一千零一分一秒我的存在》
在众多作品中,小编一眼就相中了这件!
越来越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在行色匆匆的我们,渐渐的忽略了“时间”,甚至会让我们忘记我们到底是谁,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直在匆忙的活着。
《一千零一分一秒我的存在》结合了武隆懒坝的慢文化,通过行为艺术影像及装置结合的方式,倡导人们放慢生活节奏,享受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享受当下诞生的每一个思考。
△龙艳芳易兰星《森林狂想》装置
朦朦胧胧的光影交错,你“醒”了么?
武隆懒坝作为一个自然场域,有着自然最原始的声音,一方面试图在城市中唤醒“自然”,一方面又试图让自然‘注入’城市,让心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斯蒂文斯·沃恩《水即是颜色》
一场绚烂的行为艺术,以绘画语言和身体行动为要素,让观者既有参与感也能引发共鸣。
结语
艺术作品置身山林之间,显露于生活的细节之处。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每两年一届持续进行。
以武隆懒坝为核心场地,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武隆当地,依据武隆当地文化、场域,以当地风貌为基底,以当地材料为素材,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创作具有专业高度和容易解读的艺术作品,大众参与、互动和体验是其特点。
据了解,部分作品将被永久收藏并常年展出。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海报
展览时间:-08-03~-11-03
展览城市:重庆
本文图源: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官方微博及雅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