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账文化”嵌入日常开源节流节支增收
回收队党员韩雪荣用废旧注浆塑料桶自制简易装料器具代替编织袋装料,节省1.7万个编织袋,“一个金点子”节约费用2万余元。
通防队职工苗鹏以约元费用创新自制风动自动排水装置在井下投入使用,与原领取一套装置相比节省费用1.6万元,仅此一项全年可为本单位节省费用6%。
在五阳煤矿,“人人为成本而算,个个为效益而干”,把“算账文化”“嵌入”日常工作中,算好“经济账”“成本账”“效益账”成为了全员共识。全员正在按照“五定四化”要求,围绕行动方案分解的58项工作任务,不断改进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体现五阳执行力,展现五阳的更大“加速度”,推动“算账文化”大见成效。
围绕“效益”转
构建“算账文化”,就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的正导向。五阳煤矿坚持目标引领,自上而下主动把“算账文化”“嵌入”日常工作中,释放出“效益至上”的鲜明导向,以“五定四化”强力推进工作落实,让“算账文化”成为了干部员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通过对年数据分析,辅助运输最大的投入和浪费点为配件材料和人工成本,算账以来,我们采用集中运输方式,每周节约电费1万余元、人工费元;采用‘一面一策’辅助运输方式,材料设备运至掌子头米范围内,每天节约运料人工费元┄┄”五阳煤矿生产经营调度会、系统工作例会、队组生产经营会、“三会一课”,各系统、各支部、各科队、各班组分享“算账文化”的经验做法成为了“必修课”,通过细算生产经营“大账”、职工收入“小账”,真正让全员做到“账清责明”,将“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的观念深植于心,促使大家立足岗位主动对标找差距,算好“经济账”“成本账”“效益账”,构建全员“算账”工作体系。
同时,以年度利润指标为管控目标,倒算成本指标,细化占比分解,制定《贯彻落实集团“盘清账、责任明、找差距、激励干、强执行、增效益”要求行动方案》,实行指标费用、工作事项、管理及岗位人员一一对应的目标责任化管理,按照“定任务、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以及“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五定四化”要求,实施责任清单管理,实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分解的58项工作任务全部列入“”工作系统,以“四化”方式,把算账文化和精益化管理融入项目化推进的全过程,通过算投入、算产出、算效益,不断改进工作举措,强化过程管控、动态分析、预警管理和责任考核,实现成本最优、效益最好,全面提升工作执行力。
围绕“目标”干
构建“算账文化”,就要调整管理格局,夯实机制保障。五阳煤矿深入践行以盈利为中心、以效益论英雄、向改革要利润、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理念,突出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切实构建全员“算账”工作体系,在全矿形成“人人为成本而算,个个为效益而干”的良好氛围。
该矿制定《节支降耗管理办法》、《修旧利废管理办法》、《岗位绩效薪酬管理办法》等,推进工资分配向效益岗位倾斜、向创效人员倾斜,对系统、科室、队组、班组及岗位实行指标预警和动态管控,实施层次化考核管理,增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自觉,实行特殊时期动态考察干部机制,对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对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实行“按周落实督办,月度落实考核”制度;所有项目推进及完成情况,列入每周二调度会和每月环干会通报内容,对项目推进不力、未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或工作滞后的责任单位负责人按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管理规定考核,并作为年度年度评先选优的主要指标,激励全员把“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实施“全年总工资承包”机制。试点单位选煤厂实施“工资承包”后,在自然减员24人的情况下,运用激励机制,让“为成本而算、为效益而干”成为了新常态,洗精煤产量由承包前每月11万吨提升至了11.6万吨左右,最高达到了12.2万吨,煤泥累计产率从一月份8.44%降低至7.98%,环比降低0.46%;加压过滤机处理每日浮选精煤排料次数在一月份次的基础上增加至二月份次,每日多生产精煤约3吨,增收元,全年预计增收70万元,而且通过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每年节省开支近万余元。
围绕“算账”做
构建“算账文化”,就要开源节流并举,激活“增效”的源头活水。五阳煤矿围绕通风、供电系统优化、瓦斯发电、余热利用、工艺创新、技术革新、核减无效用工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矿井减员增效、降本增效、提效增效。
根据南丰瓦斯发电站运行情况,瓦斯抽采科调整机组检修保养时间,由原来的用电高峰期改为用电低谷期,每天增加高峰期发电量至少度电,单日节省电费开支元,大幅度减轻了工业用电负担、降低了电费开支;根据各机组性能,科学设定最大发电功率、最佳缸温保护值,保证设备满负荷、高效率运转,日平均增加发电量5千度至1万度,全年预计增加发电量万度,增加效益73余万元;增加2台瓦斯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1月份以来已累计发电万度,抵减电力消耗余万元等。
机分厂坚持干前算定政策、干中算看变化、干后算看结果,实施工艺流程再优化,将把各车间加工制作分别领料,自行下料变为集中领料、统一下料,节约元;制作一次成型弯曲模具,变原来氧气烧热工人弯曲为机械弯曲,提高工钢卡制作效率%,节省工本费用元;制作专用拆卸器具,提高检修滚简轴承拆卸效率37.5%,当月节省工本费用元;推行“岗位算账”,将检修电机由原来直接倾倒在绕组上改变为毛刷刷漆,每把绕组节省绝缘漆0.6公斤,与年同期相比节省15公斤,全年可节省元;煤油通过二次沉淀复用,当月回收50余公斤,全年预计可节约元。开展降本增效,修旧利废种类从原来的30项增加至58项,拓展修旧利废种类28项。截止目前修旧利废达4万余元。
在新布置工作面运输巷,机电科精打细算,将原皮带设计由两部调整为一部,减少一部皮带机头、机尾设备,节省投入万元,减少皮带扩帮及安装等费用5万元,减少安装及回撤2号皮带的用工投入个,节省费用3.4万元;生产科深挖内潜,将9工作面由原来“刀把”双切眼调整为单切眼,切眼长度由原来米调整为米,增加面长20米,回采煤量由64万吨增加到74万吨,增收煤炭资源10万吨,减少掘进巷道米,排数排,节省材料50万、人工费用60万,工期缩短1.5个月;运输一队实施动筛车间循环水管网系统改造,实现了动筛车间跳汰机污水沉淀后的内部循环和经洗煤厂煤泥水处理后的补水两种功能,截止目前节约清水用量立方,平均日节约清水用量38立方,按每立方3元计算,节约元。
如今,“算账文化”已经融入五阳煤矿产、运、销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正在产生蝶变效应,全员“算账”氛围日益正浓,必将为低成本、高质量发展的矿井“三次创业”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力。
#山西国企改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