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发展 >> 正文 >> 正文

苹果还能上涨吗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任务

来源:风动 时间:2023/2/22
少儿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716/4657304.html

最近,苹果出现了较大的震荡,好多朋友对当下能跌到哪里,未来还能不能上涨可能出现了一些担心。恰好,这三个多月来,我跑了陕西、山东、新疆等好几个地方,也参与了交割,我就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个梳理,许多观点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做个总结,和大家一同分享,肯定会有不对和主观之处,欢迎留言批评。

一、短期核心矛盾

减产、仓单是前期的主要矛盾,现货走货、库存容量是中期马上要出现的矛盾,高价和消费抑制是远期矛盾,当前的主要矛盾是:

(1)交易所的态度

开称价和收购价是后期各类价格(入库价、出库价、批发价、终端价)定价的锚。大灾之年下,苹果收购均价的稳定、不重蹈过去棉花之路是交易所的重要任务。开称初期,CCTV就给出了左右的成本,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期货市场发挥了价格发现的功能,减产不减收;二是,政府希望价格围绕的中枢稳定,不要涨跌太多,换句话说,出现过低过高的价格,他的天平都会适当倾斜。

(2)现货市场的走势

开称初期,我在东调研的时候,现货市场的氛围是比较好的,从开称价4块左右慢慢地涨到4.2,我们预期节后能上到4.5,但直到今天,现货价格依然是4-4.2,这里出现了预期差,原因有几个:

一是,价格发现过程变了。往年收获期的过程是:首先对比去年价格和今年收成,出来一个试探性的开称价,然后通过从小到大的交易量,慢慢地把开称价磨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价中枢(一般不会太高),如果这个阶段发现货少钱多价格上涨,那么观望、等待的贸易商会入场,价格就会形成第二波,如果发现货多钱少,价格就会往下调整。

今年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开称价一步到位。好多贸易商认为,如果没有期货,现货价格的开称价应该在3.6-3.8之间。尽管贸易商做了很多宣传上的努力,但由于期货调研和信息传播更充分,开称价还是直接开到了年秋天的价格。这个价格放在今年看,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属于合理的定价中枢(参考嘎啦和将军从2.5到3.5,红星和金帅从1.5到2.5,富士从3.2到4.2),这就导致第二波消失了。当然,这几年贸易商的亏损对心态的影响也很大,加上今年开称晚货少,该收的贸易商不久就发现货收得差不多了,尽管还没有达到预期收购量,但后期果质量差,也不值得抢了。观望的贸易商一个是钱少,另一个是心态谨慎,开始如果没收,后面价格略涨了点,又没多少好货,第二波也就自然而然没了。

二是,苹果的弹性大,有所不同于豆粕和棉花的刚需。过去,我们经常看到大减产年份时,农产品的价格在收获季出现大幅上涨,一是因为收获时才发现越收越少,二是因为下游备货推动了抢货。豆粕棉花都有短期刚性需求,但吃水果这个事情,大部分人在短期是可以比较随意的(但少部分人在长期是刚性的,这点很关键,后面再说),所以苹果缺少第二条因素,它的抢货只有上游推,没有下游拉,放在赚钱年份,抢货氛围可能浓一点,亏钱年份,稳定可能多一点。

(3)多空的力量。

所以,从上面两点看,近期现货价格没有上涨给了空头天时,交易所维稳的大局观给了空头地利,前期赔钱给了空头组织凝聚力上的人和,盘面价格短期的波动,都朝空头有利的一方倾斜了。

表面看,是资金和情绪的打压,但我始终认为没那么简单,赚钱的本质是对未来事物正确认知的兑现,期货的本质是现货。多头前期赚了空头大量的钱,本质是赢在提前认知、正确认知上,当时空头认为减产不那么严重,苹果价格涨不到天上去,赔了套了不少钱。但这次,也许是亏钱的压力和背水一战的决心,空头同样补足了深入的调研和与产业的密切结合,甚至更深一层,对远期价格的认知,可能并不亚于多头,对收获季现货的认知,还更具有前瞻性。

因为反过来说,只要近期现货上涨,除了交易所重拳,任何期货资金的打压都是没有用的,而空头看的更准,赌对了近期现货不涨,赌对了交易所不希望看到大涨这两个核心矛盾,这是我觉得应该跟他们学习之处。而多头在此期间,重心更多放在仓单成本、减产涨价是否到位上,加上多头前期赚钱,预期上比较一致,也客观上给了空头出其不意的条件。

二、当前的形势

因为短期是凌厉的下跌走势,那下方到底能到多少价格?还是从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看:

(1)交易所的态度

既然交易所是核心矛盾之一,我把CCTV原话的截图放一下,这是迄今为止最白的官话了,下方价格-元。这个计算过程和刚性成本是符合事实的,弹性成本(合格率)上,它用了“如果”两个字,侧面也说明了它的确是不希望看到涨太多。从实地看,今年山东果子质量和去年差不多,而去年因为前旱后涝,果子质量比较差。最保守算,今年交割合格率应不超过70%,也就是成本元。

(2)交割规则的更改

周一新合约上市,新合约与现货市场较好的融合了,容许度规定为10%,还规定了15%的容许度允许贴水元,换句话说,官方给出了5%的容许度价值为元。

这个官方正式的书面说法,相比较CCTV,去掉了“如果”,基本上就是按照往年平均值来算的。那我们再计算验证一下,今年的山东80一二级4块收购,去年是3.2块,涨幅是25%,那期货价格应该为*1.25=元。假设这些果子的合格率是70%(相当于容许度是30%),如果整理到5%的容许度,需要增加25%容许度的价值,就是5*=元,交割品对应期货价格应为+=元。

上面两个价格是官方的说法,基本和现货市场吻合,应该也是官方希望稳定的中枢,大概就是左右。实际上,交割成本它是个浮动区间,围绕这个中枢上下元波动都是正常的,因为产地收购价本身差异就很大,跟经验、人脉都有关系,并且收获期持续1个月,价格本身也是动态的。一般来说,如果按照收上来的交割品的量加权平均一下,大概均价就是左右,不会都集中在低价或者高价上。

(3)产业愿意接货的价格

但是,由于期货对容许度定的太严格了,对于产业来说,相比在期货市场买5%容许度的货,更愿意去现货市场买15%容许度的货,这种货按照CCTV算的4.65刚性成本+容许度价值元(3个5%)=元,只要期货低于这个价格,就更具性价比。

再从另外一方面看,今年现货商对出库利润的预期大体上是在0.5元左右,相当于4.65+0.5=5.2,现在临近收获末期,现货市场已经没多少好货了,如果还有余钱的现货商,出现低于5.2的价格,就是有预期利润的,就愿意去期货市场买,这个价格就是。

(4)底部会不会再往下破?

有的人会担心资金的力量,导致产业接货的事情不会发生,底部就继续被击穿。必须要说的是,万事可以从心所欲,但不逾矩才能长久,每个层次都有每个层次的主导力量,资金主力说了算的价格区间可能有到点,但到0点的空间是产业套保决定的,到点的空间是供求矛盾格局决定,大资金都是聪明的,何况深入产业调研过的空头主力资金,他们对基本没的认识也很深刻,不妨从空头角度想:

现在是否把绝大多数散户都震出来了?好像是的。

下方打多少空间,还会震出多少筹码?好像得打到点以下,才能把那部分老多头震出来。

再往下打,自己的仓位能不能出的来?好像有点难。

再往下打,交易所会不会有意见?好像已经查关联账户,批买入套保额度了。

基本面还支不支持,会不会碰到大量买入套保的产业客户?

自己空单的成本是多少,还有没有软肋?有没有必要继续不惜代价往深里打?

从空头的角度,把这些事情想一想,我觉得下方空间不多了,再往下打是事半功倍,空头手里是两张牌,收了几千吨的苹果和现货价格暂时没有涨,这些其实也已经反应在价格里了。看看K线似乎深不见底,当下出现一些恐慌杀跌的情绪,既是基本面认知不足,也是技术图形的误导。多说一句,我始终觉得,可以拿技术图形来观察当下趋势、力量和博弈的表现,但不能拿技术图形来预测。所见即所得,图形跌,那看出的方向总是偏向跌,想买,觉得还有更低,想卖,卖了就涨给你看,所谓支撑压力,经常不堪一击,自己是不能预测自己的。总之,实际上这个底已经基本出来了,目前价格已经较为充分反映了交易所的底线、产业价格的接货意愿、空头打压的动力,我认为就是在-之间。

三、中期的矛盾

已经临近收获季节的尾声了,现货市场的收购均价基本定下来了,80一二级好货在4-4.3之间,这个价格是非常重要的,总体上很合理。如果高了,后期贸易商心态是不稳定的,波动就大。低了,市场走货多,利润容易提早兑现,后期可供货少,价格波动也大。收购均价直接决定了现货商预期、入库量、和交易所的态度:

(1)现货商的预期

今年收获季有个现象是,由于陕西没货发终端,山东发市场的量很大,4块4.2块收的货,发市场的都赚钱了,这是历年没有过的情况,往年是必须控制好节奏,一旦过多,就会落价,这和今年总体食品价格上涨,苹果产量少都有一定关系。所以今年贸易商都很开心,这对未来的预期有好处,对未来入库量的大小也有影响。还有一个情况是,今年开称价还不错,果农落袋为安较多,这就导致今年的收购价是个均匀分布,大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后期价格走势的流畅程度就容易变好、波动程度就容易降低。

(2)入库量

按照目前的发货量和收货进度估算,到11月中旬入库全部结束,保守算,山东的入库量大概在40-50%,去年是65%左右,陕西的入库量是30-40%,去年是80%左右,全国入库量大概从去年的75%降到40%。收货过程中我们一个感觉是,山东减产有超预期,质量也比预期差,入库量迟迟起不来,陕西就不用说了。那么如果库存量只有40%甚至更低,按照往年春节前消费50-60%算,这个库存是远远不够吃的。另外,入库后,如果入库量和减产之间有预期差,价格就会反应,入库一个月后,库少惜售的感觉可能会慢慢出现,价格还会体现一部分。所以库存是中期最主要的变量和矛盾。

(3)交易所的态度

收获前,交易所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主要来自期货市场参与人自身的风险,和对未来现货市场前瞻性的隐性担心。收获期,压力是最大的,向下伤农,向上伤商,必须真刀真枪的控制局面不失控,特别是向上的波动。入库后,压力有些释放,但也还要适当防止剧烈波动,特别是向下的波动。出库时候,压力是较轻的,期货市场说了几乎没用,上方消费者自己会用脚投票,下方贸易商自己会算账,再者,季产年销的东西,只要库存不过分,一旦太低价,行业不会生产更多的苹果来降价,一旦太高价,有10多亿人均摊问题也不大。

总之,合理的开称价、低于预期的入库量、现货商较均匀的预期心态、交易所的态度,都决定了中期是一个从分歧不断走向明朗的过程,价格走势是震荡或者震荡向上,这期间核心就是入库量和出库量。

四、长期的矛盾

毫无疑问,长期矛盾是减产的事实造成的,是供求缺口需要价格平衡造成的。人性不变,自然规律不变,减产涨价这个事实就不会变。无根浮盈空欢喜,未悟真经套中人,如果对长期矛盾这个层面的“根”不坚定,就会落入主力资金控制、交易所态度、吃不吃苹果这些中短期矛盾的“套”,如果对中短期矛盾这个“术”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环境没有充分的认识,也很难认清、把握未来发展变化的路径,从而做出合理的动或不动、坚持或退出的决策。

心动和风动都是表象,树动才是真正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