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荷花
主持人:段惠珊
收录人:常兴非
评委:安生
题荷
菡萏迷藏碧伞中,
鸣蛙鱼影亦偕同。
晨风徐起留香远,
召引濂溪共觅红。
自注:濂溪,宋之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
评委点评:
先二句有“菡萏”“碧伞”之色、“鸣蛙”之声、“鱼影”之形转句又有“留香”,丰富多感,末句用“濂溪爱莲”之事,颇示己志。然文辞稚嫩,直露不古,落于下乘。
群成员点评:
:意思表达还是流畅,但下词太露骨,没有蕴藉。一句之内同属性词有点多,导致整体松垮。“召引”在凑字数。
:是现代汉语的用词,不够古。
:用词不够凝炼,留香远用“流”更贴切。
:二四两句,同、共一意,没打开。格局显得有“拘”。
:留跟远有点矛盾。
七律·荷花梦问庄公今世人如何
月地池莲谁嗜酒,风流驿水梦归田。
渔舟翠盖潮头白,玉笛红妆落涕涟。
北鄙新塘霜乱点,横吹未破道繁弦。
前人似圣评诗论,纵意空言自独先。
评委点评:
可见拼凑,细微处如“月地”“驿水”,各联亦可见。中二联对仗亦不工。全诗一则与荷花不相沾、二则与庄子不相沾、三则各联之间不相沾,此“三不沾”与打球类似——不沾板、不沾网、不沾框。作诗与打球相类,华彩妆服、移步变向皆为虚晃,一须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所咏之物具体清晰,二须重攻防布局,四联疏密得当,有承有合,否则一击而散,溃不成诗,随意摘出一联去,添到另一诗中,亦无不可。兢兢数年,为诗近百,其实四百残句耳。
群成员点评:
:首句不入韵,也没有对仗起,首联应该一气贯之。
:没啥谋篇布局,像承题的散装律诗,想法是极好的,是闪光点,但细化不了,导致用词尴尬,脱离生活实际。
七律·荷花
芙蓉何故恨秋风,绿减红衰冷水中。
曾挽朝霞和露绽,今邀晓月倚云终。
余香易散冰姿在,乱影难留玉骨空。
犹记西湖千里碧,来年莫要太匆匆。
评委点评:
起句“恨秋风”即笼括全诗。颔联言今昔事,“挽”“和”皆温婉清柔,宜言昔日事,然对句落于一“终”字,“倚”尚且流连,“邀”则过于活泼,再酌。颈联句内对衬,“玉骨空”或言“中通外直”。全诗言残荷事,意甚微浅,庸平落俗,无一出彩。然结构清晰,不失稳妥。加油。
群成员点评:
:对仗太死。
:未免有点头重脚轻,缺乏灵动,有点过于直言的味道。若即若离的,和荷花不太合。
:内容已经见安排,就是有些寡味。
荷花
漾漾水中波,亭亭池上女。
摇摇衣上云,淡淡几寒暑。
评委点评:
读来倒轻巧舒淡,就是太水了。全诗无一处写荷花,“漾漾”“亭亭”似与荷花相近,然并不切合。下次认真点写。
群成员点评:
:尾联说化用太生硬。
:重字太扎眼了,本没多少字。
:结句败了,没能转合,诗成半截。
: 句交代地点,第二句人物,第三句形态,第四句跳脱的远了点。情节不够丰满,直接大结局了。
:主要是对象太单一了,味道就不够了。
:气倍辞前,半折心始。
采桑子·采莲
乘舟闲卧南湖里,枕上清荷。手上清荷,摘与邻童听钓歌。
忽闻传语相携去,影动婆娑。风动婆娑,一片浮香满绿波。
评委点评:
语词稚嫩。上片前十一字言“闲卧”事,“枕上清荷”轻舒可感。然下句“莲”至“手上”,则难着一“清”字。语至下片,自“忽闻”以下三句皆琐絮,“影动婆娑”与“风动婆娑”亦同义赘余。只结句风送浮香,略有余韵。
群成员点评:
:影动和风动,稍微有点重复啦,风一动影可不就动了嘛。
:像是拼凑。
七律·咏荷
泥涂淖染水明盈,雨约风盟许盼晴。
重墨丹青才没骨,营香院落已留行。
清凉淡味心怀想,佛讲儒谈品喻荣。
鸟唱蛙鸣蜂蝶舞,仍需动静自修成。
评委点评:
不达古语。首联直写荷花生长环境,“泥涂淖染”“雨约风盟”句式同一,缺乏变化,读来滞顿,颇不谐和。颔联“重墨丹青”不解何意,是以之喻淤泥?抑或称赏如丹青风色?颈联出句尚且可解,对句则略显牵强,对仗亦不工。尾联以虫鸟鸣唱反衬荷之静雅,然句意太过分明,流于白话。再接再厉。
群成员点评:
:意象好多有点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