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优势 >> 正文 >> 正文

无有生,无有灭,无生灭可灭,是寂灭现前

来源:风动 时间:2022/8/9
机缘品第七:经文: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当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一]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二]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述旨:

所问太幼稚,彼强分法身色身为二,自以为生灭是色身之生灭,此生灭若灭,则法身之寂灭为乐矣,但法身无知无觉,又谁知为乐而受之乎。如此谬妄,故所论一切皆颠倒矣。

此病在初学佛人,往往有之,然已不易,以不用心参究,并此理亦不可得,而终身迷闷也。当知一切以心为主,法身色身,非一非二,即此色身,亦此幻心之所招感,而苦乐之感觉,念念生灭.

仍属幻心所化,幻心若灭,自得自在寂灭之乐,况心即是幻。生灭自亦是幻,以幻故,根本不可得,而幻又非无,虽有亦幻,知幻即灭。而觉性不灭,执断执常,皆属邪见。

再进而知生灭固幻,寂灭亦属于幻,然寂灭非无,无实无虚,乃臻圆妙,佛为迷人分晰,说法身色身生灭寂灭诸法,是初步方便,再引之汇归一体,谓本来无生灭相,即寂灭现前矣,而寂灭亦非相。经云,实相者即是非相,故无现前之量,虽属幻相,乃不废于幻,此乐无受者,亦无不受者,慧眼人了知之可矣,了知其为假名为梦幻可矣。

不必定取,亦不必定舍,是为过量大人,观偈语有不起凡圣见,至涅槃相如是等句,可以悟矣。

凡作此等见解者,都缘未入不二,心与法相对,心上计心,立六十二见而幻成诸苦,且认苦乐为实有,乃执取名相之误也。至云谁当受乐,即是明立能所,有能受之我与所受之苦乐也。

前后颠倒,误在一计字,一计断常,二计苦乐,三计我与我所,四计有情无情,五计三身五蕴,六计生灭寂灭,七计涅槃,如是辗转立对,法见更固,寂灭本相,如何得见。此人必注重名相,下手已入错路,虽蒙祖示,闻偈大悟,未敢遽信也。

往期回顾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知幻即离,罪即随念而空寂!

唯有彻悟才是真忏悔!

知“定乱”虚妄是慧,不为“定乱”所牵是定!慧定有别吗?

见性即见弥陀!(一)

世人从不肯自承是最上乘人,一病也!(二)

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

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无明即菩提!

诸仁于念念中还见么?

影镜皆幻!

佛法无人情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悟则不待舂已熟也,何待八月?

试问所悟者为何事耶?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会者何待拈花,不笑亦已印心

求于文字者,反误根本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