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品第七:
经文: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一]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二]
师曰:即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岭,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述旨:
祖意恐其见到而未实在,以云无物可似,莫又偏空了,故问曰还可修证否,用以考之。彼若曰可以修证,则知偏执于有矣,是未证到本来空者也,若言无可修证,则或偏空矣。
乃答曰修证不无,污染不得,不无者,不偏于空也;不得者,不著于有也,此即真实相貌,妙在不污染,而不废于修证,世人有但知不污染之义者,往往偏于废修,执理而废事矣。
又有不知本来不污染,复偏执于修证者,以为必有所得,皆盲修瞎练之流。祖见其已证入本来,的的是过来人,与未证者,截然不同,又恐其滑去而不敢承当,更著于修证,转以摇动根本,故即擒住不放,曰:即此不污染,与佛同量。
即与佛心相印,当下决定,谓诸佛之所护念,彼此同如是,莫再犹豫进退可也。此等处,切莫放松滑过。修证即不无,修行人知之矣,若污染即不得,彼必不敢遽信也。且云既不污染,又何必言修证耶?
此无他,未明体用,而不达究竟者也。即此不污染一语,非彻悟人不能道,故六祖即予印可,然尚侍左右一十五载。问何所务,曰:善自护念耳。更问如何善自护念,曰:如是护念。
往期回顾
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知幻即离,罪即随念而空寂!
唯有彻悟才是真忏悔!
知“定乱”虚妄是慧,不为“定乱”所牵是定!慧定有别吗?
见性即见弥陀!(一)
世人从不肯自承是最上乘人,一病也!(二)
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
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无明即菩提!
诸仁于念念中还见么?
影镜皆幻!
佛法无人情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悟则不待舂已熟也,何待八月?
试问所悟者为何事耶?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会者何待拈花,不笑亦已印心
求于文字者,反误根本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