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很少有人能抵抗完美的诱惑。
魔鬼般的身材,体现自己完美价值的工作,和谐的家庭生活……
是不是只想想就令人兴奋不已。确实如此,又有谁不喜欢完美呢?
于是,为了能获得它,我们前仆后继,无怨无悔。
然而,完美本身也很苦恼。
因为事物放在那里,不移不动,无关善良,无关漂亮。却因心的复杂多变,而让事物也随着有了感情的起伏。
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的一样,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旦心动,万物皆动。于是渐渐的,完美成了人们心里的一份执着。
当我们意识到一件事情不会有完美的结局时,便开始自怨自艾,止步不前。
减了几天的肥,体重一点没下降;天天辛苦工作,却没有换来一点点同事乃至老板的赞赏;无时无刻不在为家人付出,但每天迎接自己的仍是一地鸡毛。
我们不免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01
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完成要比完美重要的多。完成是当下能把握住的,而完美则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完成后,人们成熟的一种态度。
据《柳叶刀-精神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焦虑障碍患病率高达7.57%。也就是说每个人里就有8个人患有焦虑症。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感觉生活毫无意义;自我价值感觉低;常常陷入某件事情的悲观一面不能自拔……
从上数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焦虑症患者总渴望拥有完美的一切,一旦实际与设想出现一点差距,他们的内心建设便会很快崩塌。
这让我想起了我同事的妈妈。
她的妈妈因生了两个女儿而倍感自卑,整天为此事唠叨。本想着女儿结婚了,如果能生个儿子,就能弥补自己的遗憾了,没成想,她的女儿也生了两个女儿。
于是,本来就有点抑郁的同事妈妈,抑郁的更厉害了,需要天天吃药才没让自己感到活着还有那么点意义。
完美就像一株罂粟,在看似妖艳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令人上瘾的毒素。
为什么不能把每一次完成都当成自己的一次成功呢?
02比较让我们失去了一颗“完成”的心
如果我们能将完成每一粒沙子的聚集,认为是一次巨大进步,每次都能开心一会,又何来的忧郁?
只不过,我们总喜欢去比较。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曾说过这么一句至理名言: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人一旦有了比较的心理,再去看当下取得成果,便失去了知足的心态。
孩子考了双百,很高兴,可是一听一个班2/3的学生都考双百时,是不是一颗心就不淡定了。
在一期如何看待孩子成绩的访谈会上,有位教授说了这么一番话,让众多家长陷入了沉思。
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父母想的是,不求以后多富贵,只求一生平安喜乐。
可是等孩子慢慢长大,当父母似乎把最初的愿望抛到了九霄云外。
要他学习好,要他老实,不要随意与其他孩子玩耍……
比较让我们忽视了完成其实也是一种进步。
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过,当回过头来看最开始写的东西时,感觉真不可思议,那竟然是自己写出来的。
但是,他正是通过一次次看起来不完美的“完成”,才有了如今的成就,不是吗?
所以,为你每次的按时完成,尽情鼓掌吧,因为这是你踏上胜利征程的开始!
正如,华罗庚所说:“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