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一个朋友莫名其妙的问我,“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
昨天,小区电梯间,我和孩子遇到一位35岁上下的男士,人来熟那种类型的。
上了电梯,礼貌性的与我目光问好,脱口而出,“今天楼道卫生有些脏!”
说时,低下头看看电梯间脚下,还散落着几片粉碎的纸屑。
大家别误会,物业保洁有打扫卫生的,至于是不是每天打扫?打扫的质量如何?
一来看,物业公司给保洁每天分配的工作量多少?二来看,物业公司给保洁开的工资市场竞争力如何?
这年月,无论雇主与雇员都要图点啥不是。
“道德绑架”那一套搁到现在好像不怎么管用?
2
刚说着,就来了一个“道德绑架”。
电梯间那位男士终究没有管住自己那张嘴,“有些人的素质太低了”!
我对这哥们说,“有些人认为自己交了物业费的,物业就逮给我提供服务,你要道德绑架啊”!
“理所当然”的谈话结果让那位男士有些措不及防的惊讶与失色!
毕竟我俩旁边还站立着我儿子。
男哥们一准是压根思路就没往那地方想。
为了给自己圆场,那哥们说,“管好自己就是了”!
让哥们更没想到的是,一次不经意“弘扬素质高”的语言陈述,冷不丁让自己不知不觉的“抱怨了一把”!
3
现在市面上,想找个听不到抱怨的地方,没有。
你别打断我,给我说什么哲学“不是风动,不是幡动,那是我的心在动。”
也别给我说科幻小说,活着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社会和身边经历的人和事。
生活没有假设,是过出来的哦!
在生活方面,心理学比哲学和科幻小说更接地气!
心理学是自然法则,他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
在生活方面,哲学和科幻小说比心理学更多一些情趣素养那倒也不假!
哲学和科幻小说,他告诉你“你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更有趣”!
你问我如何理解“幸福”?你说我该如何回答你啊?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读出了“清高”。
一位老哥说,“人没能力的时候,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人有能力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读出了“务实”。
生活要不要实实在在的过?全仰仗于你的经济能力与思想意识,有人把思想意识俗称品位。
4
为什么,生活要不要实实在在的过呢?
我的父母,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多兄弟姐妹的一代人,物资匮乏,来不及讨论幸福,一晃眼就把我们含辛茹苦的拉扯大了。
我的求学之路,是我个人选择的结果,父母从来就没逼过我什么!
彼时的幸福美好,为什么换来的是此时的倍感压力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出生与际遇,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
哪里出了问题?
你确定自己真得见过世面吗?真得看透了人生成长的自然规律?
确信的问,即便都是肯定回答,我想问,“你能做到吗?”
最后得到的结果:太感性了!
现已步入中年这代人,上有老,下有小,为什么家长们挤破头,就差拼命了,要让孩子上名校呢?
因为时代和社会给这代人的误解,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答案。
5
误解是什么?
像是一个魔咒,更像是一场高概率获胜的赌博。
就像人都爱听故事一样,哪怕故事纯属虚构。
客观讲,是“穷”限制了大家的想象了!
大家试图通过下面这个故事,让自己的孩子博得更加精彩的人生。
孩子胎教讲究如何科学?上幼儿园,提前学习英语、拼音;汉字、数学已经开始启蒙教育,可以的话,再学点艺术特长,进一所知名小学。上了小学,突出掌握阅读理解、写作和奥数奥语的超纲知识。拥有这些知识技能,才更易于考个好的中学。如果有幸孩子是学习那块料,他们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上一所名校,可能的话,最好是国外名校,较高的学历,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生活窝耶。
几乎没有家长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6
为什么,大家不分青红皂白集体从众呢?
因为这种感觉,可以让自己假装幸福啊?最起码对孩子未来的生活还算富于想象力。
人是天生不会拿任何人的生活结果去推演自己生活过程的群体,哪怕是自己过往的生活结果都不成。
那人在成长中到底相信什么呢?
经过数代人人生检验过的高概率获得生活优越感的赌博,流行的话叫大数据。
要不类似的话题为什么会大火?《全国近十年来,数千位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生存现状,原来家庭教育竟是惊人的相似》……
今天,自己也深陷全民亲子教育狂欢的赌博中,待清醒过来,还有点欲罢不能。
之所以此时压力大,是对自己的生活、对孩子的未来期许高造成的。
平平淡淡才是真,说起来容易,哪有那么容易做到?说给别人听听还成。
你也可以理解为你一生没有奋斗过,或是重来没有精彩过。如果事实如此,自我安慰一下也好,免得心态失衡,毕竟日子还要好好过。
至于孩子在智力发育水平上有着天生的差异,是不是学习那块料?几乎没太多家长关心。
想理解家长们的群体失态,也很简单,社会阶层划分适合帕累托效应。20%的权贵都在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世界名校。
我们穷啊,还不学权贵?
权贵说得、做得都对吗?好像没顾上想。
7
如果,作为家长,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知书达理、有教养的普通人。那我说,你很幸福!
如果,作为家长,只是让自己的孩子跟风20%权贵的孩子那样,抢着上世界名校,也无可厚非。那我说,你一点也不幸福!
思维的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权贵是让孩子增长见识,增加底蕴。你是让孩子改变生活。
静下来想想,人还是要活出自己的样,经济自主、自足,精神富足。
兴许,20%的权贵大多数活得还没那么好!
一句话,富有哲理,也很讽刺,知道普通人怎么和权贵沟通不跌份吗?
教你一套不平等外交,不落俗套的语言逻辑:“你和我沟通电影,我和你说音乐。”
我就不说你擅长的,精神、思想上高贵了,即便财富身份不及,别人也敬你三分。
8
我对孩子说,“你必须好好学习”。
至于他学得好不好?说实话,我管不了那么多。
你有你的阳关大道,我有我的小桥流水,你说谁比谁幸福啊?
幸福千万别假装!
当爹就要有当爹的表率,还是好好学习吧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