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张国荣,喜欢王家卫,便逃不过《东邪西毒》。
电影看过好几遍,每看一次都理解多一点。
《东邪西毒》里的人物,分为两类:有烦恼的,和没有烦恼的。
壹
第1类:一切烦恼皆自惹
开篇引用《坛经》: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已在提示整部电影的禅意。
每个人物都有大段的内心独白,是独属的心灵空间,其他人看不懂也进不来,所有爱恨情仇,无非贪嗔痴慢疑,却每一处都孤独。
黄药师代表着贪。他深爱的人喜欢的是欧阳锋,他贪恋被人喜欢的感觉,处处留情。爱而不得却麻烦不断,所以他最需要那一坛“醉生梦死”。
慕容燕
慕容嫣代表嗔,不甘心黄药师失约而要杀人,其实远没有到杀他的程度。自尊心又备受煎熬,人格两分到自相矛盾,慕容燕恼着黄药师,慕容嫣恨着慕容燕。
盲剑客是痴,一边是爱人,一边是朋友,双双的背叛让他无所适从。自盲了眼目,仍然是朋友杀不得,妻子忘不了,最后死于乱贼之手。
欧阳锋代表着慢,虚荣又傲慢。年轻时他常常一个人行走江湖,冷落了情人,自以为她非他不嫁。桃花赌气嫁给了哥哥,他便避走沙漠,宁愿独守寂寞和思念。
白驼山的桃花和森林里的桃花是疑。
白驼山的桃花,是对他人的疑。因为欧阳锋不肯说出那句“我爱你”,而疑惑他不够爱自己。赌气成了嫂子,她以为是赢了,却误了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森林里的桃花,是对自己的疑。她看不到自己的真心所爱,丈夫和黄药师,她好像都爱着,也好像谁也不爱,独自冷冷戚戚。
他们烦恼,孤独着,与他人的交往,都浅显不入心,宛若那一片荒漠戈壁。退至原处,守着自己心底的那一片波澜壮阔,或者说那一片无边苦海。
贰
第2类:直心是道场
《东邪西毒》里有3个人是不同的,他们有麻烦,但并不烦恼,只以本心行事。
一个是孝女,因为弟弟被太尉府的刀客杀害,她带了一篮鸡蛋和一头小毛驴,来找欧阳锋为弟弟报仇。
欧阳锋拒绝了她,没有人肯为了这一点酬资,去冒被杀的危险。
孝女坚定地认为,一定会有人不嫌钱少而帮她,所以她一直等在那里,直到等来了洪七。
再一个就是洪七,他的刀快是因为他简单,想做什么就直接去做,从来不去想太多。
洪七因为饥饿而受雇于欧阳锋,得到的酬金很仔细的放好。他不是得过且过的混子,对未来有着自在美好的憧憬。
洪七只要一个鸡蛋的报酬,就替孝女报了仇,为此还失去了一截手指。
他不后悔,并且还很开心,他做回了自己,而没有变成像欧阳锋那样的人。
还有一个是洪七的老婆,她从乡下出来寻找洪七,要随他一起闯江湖,她唯一做的事就是站在墙脚等他,等到他终于想通,带她一起上路。
这三个人有个共同点,目标明确,直接,痛快,不纠结。
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常常是无敌的。
因为他真,触动的是本心自性的力量。
《坛经》上讲,五祖弘忍为神秀开示: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因为真,而无所不能,来去无挂碍。
叁
一念之转,烦恼即菩提
《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是个有太多考量和算计的人,行动做事都要看黄历。他是电影里的灵魂人物,也是芸芸众生的代表。
他傲慢,嫉妒,错失爱人而避走他乡,像一只牢笼中的囚鸟,却声称替别人解决麻烦。
其实这里的麻烦,是指内心的烦恼,凡夫俗子因贪嗔痴慢疑,而导致的种种痛苦。
阳明先生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电影全篇,欧阳锋作为一个中间人,目的是为别人报仇杀贼。
而他最需要的,是去掉种种伪装,见到自己的本心。自渡之后方可渡人。
最后让他心生羡慕的洪七,便是他的引路人。
他终于明白,令他深深痛苦的,不过是自己不敢面对,却又苦苦固守的执念罢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