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风动 >> 风动优势 >> 正文 >> 正文

谁吐柔情,青冢旁独向黄昏暮色里盈盈

来源:风动 时间:2023/3/5
白癜风发病机理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4332.html

谁吐柔情,青冢旁、独向黄昏。暮色里、盈盈轻舞,一缕芳魂。

悠悠林泉虞草生,片片彩绸飞红云。明君心、虽有千般恋,无遗恨。

汉水浊,楚江清。一世缘,三生定。

碧血映丹心,吾自多情。昨夜垓下月色明,奈何四面楚歌声。妾将行、一寸兰草心,报君恩。

《新满江红》(三十九)《虞美人》

诗词赏析:

谁吐柔情,青冢旁、独向黄昏

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此诗写的是明妃,此处为何要引用此诗?传说虞姬死后,在其坟冢周围生长出了一种草,形状象鸡冠花,茎软叶长,无风自动,像美人翩翩起舞,娇媚可爱。民间传说这是虞姬精诚所化,于是就把这种草称为“虞美人草”,其花称作“虞美人”。另外,虞姬墓前有一联:

上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下联:姬兮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横批:巾帼千秋。

暮色里、盈盈轻舞,一缕芳魂

虞美人的花瓣质薄如绫,无风似乎亦能兀自摇摆,风动时更是飘然欲飞,美艳无比,好似美人的芳魂在暮色下盈盈起舞。

悠悠林泉虞草生,片片彩绸飞红云

虞美人薄薄的花瓣柔软、鲜艳、光洁似绸,轻盈花冠像一朵朵红云,亦似一片片彩绸,无风自舞,风动时更是飘然欲飞,美艳无比。

明君心、虽有千般恋,无遗恨

虞姬对爱情极为忠贞,也明白项羽对自已的心意,心中虽然有千般眷恋,万般不舍,却无怨无悔,不留遗恨。为了让项羽无后顾之忧,尽早突围逃生,在为他跳完最后一支舞后拔剑自刎,为后人留下一个惊天地,泣鬼神、荡气回肠、凄美绝伦的古代爱情故事。

汉水浊,楚江清。一世缘,三生定

楚河汉界,楚汉争霸,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此句起过渡作用,同时也描写了铁血杀戮的乱世,也少不了儿女情长,英雄美人比冷冰冰的战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碧血映丹心,吾自多情

虞姬和项羽都是多情的人,多情人更具有热血,更具有美好的人格魅力。成王败寇,古往今来,向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但项羽却是个例外,作为争夺天下的失败者,在后人心中却比胜者刘邦更像个英雄,战败还能名垂千古,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昨夜垓下月色明,奈何四面楚歌声

昨晚垓下的月光明媚,风轻云淡,然而眼前的良辰美景,却因为四面的楚歌声而萧条疏瑟,荡然无存。用反差极大的美丽月色来反衬主人公的面对的萧瑟、凄凉处境,更能引起人心中的悲凉情绪,产生强烈的共鸣。

楚汉之争后期,公元前年,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粮尽兵寡,夜里听到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中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声苍凉悲壮,情思缠绵悱恻,史称《垓下歌》。

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也流露出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情绪。虞姬怆然拔剑起舞,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

妾将行、一寸兰草心,报君恩

妾身要走了,愿将一寸丹心化为芬芳的兰草,为大王祈福,以报答大王的垂青之情。

最后虞姬的坟前长满了虞美人草,传说是虞姬的碧血所化,无风自舞,仿佛在为霸王跳那最后一只没有跳完的舞。

人物说明: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史书中对虞姬的记录极少,本名、种族、生卒时间、出生地、与项羽相识的时间、过程和最终结局,这些都没有记录。

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她作《垓下歌》,虞姬拔剑起舞作《和垓下歌》和之。

虞姬容颜绝世,才艺双全,舞姿柔美无比,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依据《垓下歌》,以及传说中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猜测她的结局,应是在公元前年,楚汉之争项羽兵败被围时,在垓下楚营中自刎,自此流传出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成王败寇,项羽战败还能名垂千古,风头甚至盖过大汉高祖刘邦,虞姬绝对是居功至伟,他们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凄美绝伦。

创作说明:

后期会陆续发布首《新满江红》,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敬请期待!

更多精彩,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